小灵通的风雨十六年
免费腾讯视频平台vip账号 http://www.jpm.cn/article-123588-1.html 大家好,我是小枣君。 前几天写2G退网那篇文章的时候,提到了小灵通。有童鞋在后台留言,问我关于小灵通的历史。 确实,作为一项被淘汰的技术,小灵通离开我们已经好多年了。虽然当时它风靡大江南北,但是昙花一现,没过多久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只是熟悉这个名字,却记不清它的模样。 大部分人只知道,它是一个“不是手机的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小灵通的故事。 小灵通的诞生 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科幻小说,名字叫《小灵通漫游未来》。 这本小说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叶永烈先生。他于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时代原因,一直未能发表。 改革开发的第一年,这本小说终于得以出版。出版之后,迅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初期印刷就达万册,成为了70、80后永远的童年回忆。 在书中,名叫“小灵通”的主角,是一位聪明可爱的小记者,它漫游未来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神奇见闻。 谁曾想到,20年后,“小灵通”这三个字重现江湖,成为一项热门通信技术的名字,家喻户晓。 年1月,浙江省余杭电信局正式开通了小灵通业务。这是一个半手机半固话的业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看上去就像一个手机,但是,它使用的却是固定电话的网络。 小灵通的诞生,有它独特的历史背景。 当时,移动和电信分家,移动有手机通信业务,发展势头迅猛。而电信呢,信息产业部不给它无线牌照,它只能眼睁睁看着移动闷声发大财。 同样背负利润增长压力的电信,当然不会就这么坐以待毙。所以,它一直在努力寻找机会。 有一次,浙江电信下属的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去日本考察,看到了小灵通这个技术,顿时感觉如获至宝——“哎,这个不是刚好符合我们的需求嘛!” 徐福新这个小灵通,当时在日本的时候,名字并不是这么叫的。它的原名是PHS,也就是PersonalHandy-phoneSystem,是一种个人手持式无线电话系统。 PHS属于第二代通信技术,也属于WLL技术(WirelessLocalLoop,无线本地环路),通过微蜂窝基站实现无线覆盖,将用户终端(即无线市话手机)以无线的方式接入本地固定电话网(PSTN),使传统意义上的固定电话不再“固定”,而是可以在无线网络覆盖范围内自由移动使用。 说白了,它就有点像加强版的无绳电话。 喂?小丽啊。。。这项技术其实是日本闭门造车开发出来,在本国推出后并不受欢迎,被称为“穷人的蜂窝”。主要就是因为它的基站覆盖范围很小,所以很容易信号效果不佳,但胜在资费便宜。 当时,正是因为它基于固定电话网络,所以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移动通信技术,所以,满足电信的需求(电信没有移动通信牌照)。 说到小灵通,不得不提到一家公司,那就是——UT斯达康。 年,UT斯达康(UTstar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gyth/11741.html
- 上一篇文章: 血战一小时捧101万奖金直播答题撒钱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