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做事都希望达到完美效果,正如考试都希望拿到满分一样。

如何达到完美呢?这就要通过完善做事来实现。

做事不完善,结局必然不完美。

追求完善做事有两种基本方式:一是在行动前周密思考,二是在行动中反复优化。

完善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目标,目标点就是这个过程的终点。所以,它是一个有向运动。通过不断完善过程中的环节,最终实现完美的结果。

追求完善,正是追求完美的体现。完善和完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完善是一个过程,完美是一个结局。“完善”指既齐全,又良好。“完美”指到了十分美好的地步,比“完善”更进了一步。比如说,把某处再完善一下就完美了。

因此,完美不仅是结局,也是一种境界。

人们追求完美的结局,追求完善的工具,追求完备的计划,但往往都沉浸在思想的预演中。想的比做的多,要求的比能做的多,这就造成了期望差,带来的往往是失落感。

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写道:“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这位清朝的文学巨匠终究不禁为相信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而怅然叹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我们在此不妨把学替换为干,再来看意思会有什么变化?

干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干则殆。

这句新话的意思是,只干不思考就会迷惘,只思考不干就会危险。因为只顾干不加思考就是盲干,只思考不去干就会贻误战机,最终万事一场空。可见,这句新话的道理依然成立。

其实,干也就是学!因为在干中已经包含了学。但是反之不成立,你不能说在学中已经包含了干。比如光说不练假把式,就是指光靠嘴说不能代替真功夫。你说你能单掌劈砖,但又不敢亮招,这就难以让人相信了。若一个人光学习不实践,最终什么也改变不了。因为做事的效果是靠有思想的行动决定的,不是光靠思想本身就能决定的,而没有思想的单纯行动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在电脑键盘上让一只小猫跳舞,它能自动打出一篇优美的文章吗?

干和学,这是学习的两种互补方式,本质都是学习。但是干的内涵更增加了实质性的内容。所以,边干边学是最完善的学习方式。

那么,如何完善做事效果呢?

事前尽可能全面思虑,事中边干边学,事后结局才可能完美。

光靠冥思苦想为什么达不到高度完善的境地?

这是因为很多问题都是在干中发现的。不干就不知道还隐藏这么多问题。好比海洋中的冰山,浮在海面上的只是冰山一角。巨大的冰架隐藏在海洋深处。

简单的事情,细节少可以想清楚,但复杂的事情,只靠想是想不出全部细节的。所以我们才强调说,完善是干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永远比在空想中发现的问题多!

我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如果一件任务由多项子任务组成,应当致力于按顺序一个个地完成子任务,而不是每个事情都只完成一部分。这是因为,一项子任务完成后就产生了质的变化,它有利于其他子任务的完成。

2、把细节做到极致;

追求完美是一种艺术,要求不留瑕疵,不留缺憾。必须在细节上下大功夫。细小环节不能存在缺失或藏有隐患,布局不能错位。细节往往有巨大作用。重视细节,因为细节决定成败!尤其是在积事件中,一个细节的失败直接决定全局的失败!有人可能会问,不是常听说要不拘小节吗?怎么又要特别重视细节了呢?其实,事件分“和事件”与“积事件”,在和事件中你可以不拘小节,但在积事件中你必须细节至上。这是由于和事件和积事件的性质完全相反。比如有些子任务之间可以是和事件,但是每个子任务本身,它往往就是一个积事件!对待多项子任务的态度和对待某项子任务的态度是不同的,你必须先分清楚事件的性质再采取相应的策略。

3、对可能的反应做预案;

一件事情的结果,犹如一块石头扔进水里,会激起层层浪花。

你必须在做事之前,充分考虑到可能引起的多方反应,哪些是你需要的反应,哪些是你不希望引起的误解,你必须做好权衡取舍,预防在先,留有余地,进退自如。

这就好比你在说话之前要考虑听众可能会有哪些反响,掌握好说话的分寸,不能先只顾滔滔不绝把话说完,然后再看大家的反应。那样只会一说话就先把人得罪了不少。做事,也和说话一样,都要注重可能引起的反馈效果,尽量避免引起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当然,这只是个值得自省的方向,要想一个正确观点没有任何反对意见往往也是不可能的。

4、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一件事情做得究竟有多好,评价标准不仅看当下,还要看未来。一时好,不代表将来好、永远好。做事,既要考虑到当下效果,又要考虑到延续效果。昙花一现的成绩,不值得炫耀。要想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选题立项很重要。比如围绕永恒话题的杰作容易出流芳百世的世界名著,围绕短期热点事件的创作可能会产生爆款,但无法让热度持续更长时间。如果一项工程做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毫无疑问,这是时间给予的最高褒奖。

5、在提升效率上下功夫;

新任务一开始大家都不熟悉,不可能有很高的做事效率。

等到一切任务终于都圆满完成了,你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提升你的效率。

先把事情做好,轻车熟路之后,再把效率提高。这是一个自然的循序渐进过程。

这和新手进工厂先熟悉组装产品的任务,然后才是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一样。

由生到熟,由熟到巧。第一阶段毫无效率可言,第二阶段必须重视提高效率。因为发现技巧也需要一个过程。提高效率,本质上是对技巧的充分利用。做任何事情都有艺术,技巧来自对规律和策略的运用,从而又成为艺术。正如新手练武和高手比武的区别一样,高手的行云流水招式已经不仅是熟练的武技,更是一种艺术审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gyth/11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