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不会有无缘无故的成功,若有,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般的存在。

过去几年,我们见过不少被称为“黑马”车型,他们出其不意地杀入市场,在极短时间内闯进销量榜单前列,随后又毫无征兆地掉落神坛,最终被市场遗忘。

这些车型或许在产品力或营销手段上有其独到之处,但缺少了打造明星车型的产品思维。一款车若仅仅为了销量而存在,很难在市场上长久立足,只有不断深耕市场,不断累积口碑,锲而不舍地自我革新,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逐渐成为一个品牌、一个经典。

是的,不仅车企需要塑造品牌,单款车型也需要塑造自己的车型品牌。

那如何打造明星车型?又如何塑造车型品牌?概念性的东西我们尽量少谈,以实际案例来分析无疑更容易理解。

在中国品牌SUV领域里,长安CS75堪称明星车型的典范。它诞生于本土SUV的井喷时期,在市场的大浪淘沙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当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它没有停下进化步伐,推出了全面进化的第二代CS75PLUS。

今年1月份,CS75车系月销量再次突破3万辆,稳居SUV销量总榜头部位置,而第二代CS75PLUS自1月20日开启预售,仅20天就获得了超过1.5万辆订单,热销势头十分明显。

回顾CS75车系的发展历程,我们不仅能挖掘到它的爆款秘诀,还能看到中国汽车是如何一步一脚印地实现价值升级。

一步一脚印的自我进化

在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长安CS75完成了它的首次亮相,新车在许多方面都刷新了当时中国品牌汽车的高度,例如原创度极高的造型设计,即便放在今天也不显得过时;配备了像盲区监测、倒车影像、定速巡航、自动驻车等在当时顶尖的科技配置;搭载了获得十佳发动机称号的1.8T发动机,搭配爱信6AT变速箱……

(在年法兰克福车展上首秀的CS75)

长安的用心与投入,让CS75一鸣惊人,一改外界对中国汽车的负面印象,正式上市之后,CS75的实力在市场得到了充分的认证:

年,上市不足一年的CS75受到消费者热烈追捧,终端出现一车难求的现象,当年10月,CS75销量首次突破万台大关——这只是其成为“明星”的起点。

年,CS75年销量突破18万辆,到了年更是达到年销20万辆的水平,销量突飞猛进之余,其产品实力也得到了多个行业权威机构的认可。

(CS75在C-NCAP碰撞测试中获得五星安全评价)

年,新CS75上市,设计和智能配置进一步升级,车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次年,“5周岁”的CS75车系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以稳健的增速证明自身价值

时间来到年,中国车市进入了寒冬期,不少车企不得不收缩战线,采取了相对保守的策略应对,但长安却反其道而行,在车市最不明朗的时期推出了CS75车系的全新进阶车型——CS75PLUS。

(CS75PLUS的出现,为长安乃至整体中国品牌都带了信心)

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CS75PLUS给低迷的车市一记漂亮的反击,更出色的设计工艺,更全面的智能化配置,加上全新的蓝鲸动力加持,上市半年,累计销量就突破了10万辆,堪称寒冬中的一股暖流。

比销量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超越

到目前为止,CS75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万辆,去年全年销量突破了28万辆,排名SUV销量总榜第二。在更关键的销量增长率上,还超过了排名第一的哈弗H6。

如果仅以销量或市占率为目标,CS75无疑已经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接下来,它甚至可以像某些车型一样,在配置方面精简,在看不见的地方降低工艺标准,以此作进一步的“收割”。

但长安没有这样做,他们反而是在产品力已经接近完美的CS75PLUS上继续深挖潜能,赋予其全新的设计语言,并搭载上最新的动力技术和智能化配置,打造出一款产品力全维度跃升的新产品——第二代CS75PLUS

(全面进化的第二代CS75PLUS)

在第二代CS75PLUS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到何谓引领市场。

设计上,它采用了长安独创的新科技智慧美学理念,整车观感与现款有着明显区别,尤其是鲸尾击浪格栅前脸设计,赋予了整车更丰富的观感,与贯穿式LED大灯的配合呈现出同级车少有的精致观感。

座舱部分,除了一如既往的高水准工艺之外,还加入了像璀璨星光表皮、SONY高级音响、音乐律动氛围灯等能提升档次感的配置。双12.3英寸屏幕内置最新的梧桐车联,运算能力更快,支持功能更多,车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gyth/12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