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萧愚

孩子8-9岁之前,还比较容易被家长摆弄。所以家长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还能够贯彻下去。再大一些,孩子不容易摆弄了,家长又没有新办法,然后学习就逐渐放下了。

避免这种情况,一定要帮孩子学会自主学习。这个自主学习分为三个层面:

1、自己有学习兴趣,学习意愿。2、自己可以安排时间,自由状态下学习。利用好零散时间。3、知道学习的方法,方向,自主积累。

这三个层面,有些能力比较好的孩子能够做到第一点,第二点,但第三点做到的不多。

真正负责任的老师,真心搞教育的老师,应该主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孩子学会自主学习。孩子对老师的依赖越少,越不需要老师,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但由于现在英语教育普遍都是商业的路线,恨不得孩子离开老师就寸步难行。这样才好持续收费。所以还是填鸭教育为主,缺乏自主学习的指导。

家长如果看不懂这步棋,就可能永远被动依赖下去。

而英语,实际上是最有条件自主学习,也最需要自主学习的学科。有几个主要原因:

1、英语比较适合碎片化的学习,利用零散时间,积少成多。有时候路上的学习时间,比课堂上效果都好。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一般课堂难以满足。

2、英语学习需要持续给力,持续加油,比较忌讳半途而废。而被动学习,往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放松就可能放弃了。

3、英语学习需要生活中的自主应用。联想,联系。需要编织一个学习之网。孩子如果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就不会自己动脑筋去想。只等着课堂,那是不够的。课堂顶多给你一些点,织网还需要课下的努力。

四年级之后的孩子,甚至有些三年级的孩子,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孩子既有意愿,也有能力。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抓住孩子的这个关键时期,尽早引导孩子,走上自主学习的轨道。

补充:

自主学习的方法简单说来,学会归纳,总结,有计划,有目标,有策略。懂得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自我反思和监控。以后有时间再详述。

享受学习,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到

学会了骑车,可以骑车到处玩。学会了游泳,可以在大海里冲浪,那么,学习英语又是为了什么?许多家长对此感到迷惑,所以出于惯性思维,就让孩子参加各种考试。实际上,学习英语,可以用来享受。比如,终于可以听懂外国人讲的故事了,终于可以看懂外语卡通片了,终于可以做出课件了。这就是一种学以致用的思路。学习的节奏特别重要。比如今天有同学问,美语学完了,要不要学习小乌龟?我知道,小乌龟的难度要比美语高不少。这样,孩子刚刚爬过一个坡,又挑战一个新的难度。这样的节奏,就有一些不妥了。学语言,又不是急着投胎,那么着急干什么。爬坡到了一定阶段,可以停下来,开始享受时间了。就像王维的那首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该欣赏一下风景了。怎么享受呢?找一些简易的材料。先听这些。这段时间,放弃挑战的思维,进入一个享受的状态。单词不会怎么办?不一定非要去查,可以猜。只要不影响理解就好。如果碰到的生词太多,猜不出来,影响了故事内容的享受。那就换更简单的材料。现在这个时代,最美好的一件事,就是可供选择的材料很多。不必像过去那样,必须苦行僧一样的学习。比如钟道隆的逆向学习法。那个时代也许有可取之处,现在是必须要淘汰的方法了。集中挑战之后,进入舒适区,享受一段时间,舒适区待多久。可以综合考量。不必过于吝啬,给孩子多一些享受的时间。这个过程,至少有三个好处。1、反刍巩固学习过的内容。语言的特点就是容易遗忘。遗忘是有时间表的,大脑不是电脑硬盘,记住了还会忘记。所以,及时的巩固是很重要的。2、积累新知识。通过大胆猜词,适当查词。掌握了更多新知识。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了知识基础。3、心理能量的积累。在舒适区享受了一段。对下一阶段的挑战跃跃欲试。可以开始下一阶段,有一定难度的集中学习。集中挑战一段时间,然后进入舒适区享受一段时间,然后再挑战,再享受。循环起来,这就是享受学习的节奏。如果孩子的学习,整天就是挑战,挑战,再挑战。一直得不到消化反刍,得不到享受学习的休整。孩子怎么可能对学习感兴趣?实际上,效率也十分低下。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但在教育急躁症,教育贪食症,教育功利症泛滥的今天,被大大的遮蔽了。康德有句话:不论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和他人仅仅看作工具,永远把自身就看作是目的,也就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一旦我们把我们的行为只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我们就不可能是自由的,而是受目的所控制。行为本身就是目的才有可能达到纯粹的自由。我来简单解读一下这段话。你怎么看待孩子的学习行为本身呢?这是一种目的,还是一种手段呢?在教育急躁症眼里,学习行为本身,仅仅是一种纯粹的手段,而孩子本身,只是一种工具,是为了实现某个目标的工具,比如分数。那么,在我的享受学习视野里,学习行为本身,就是目的。我学习,是因为学习本身是让人高兴的事情。我爱学习,我享受学习。在享受学习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能力,取得好成绩是水到渠成的。这个时候,我的学习,又成了实现好成绩的工具。在我这里,目的和手段是统一的。正因为这样,我是一种自由的状态。我不是学习的奴隶!现在许多孩子的状态,学习行为本身,就是纯粹的工具,是为了老师的家长的好分数的工具。结果就是,孩子童工一样,苦不堪言,没有自由,更谈不上享受。许多家长,在孩子幼儿阶段,还能够坚持给孩子爱和自由。一到了小学,就崩溃了。中青报有篇文章说一个家长,上学一个月,摧毁了六年的信念。不要被摧毁。关键是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爱和自由本身,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真正去想落地的办法。享受学习的思路,是解决方案之一。我最近写了大量这方面的文章,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发。我相信,如果我们努力,我们可以做到。

本文转至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jsth/4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