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医院 http://www.yunweituan.com/m/
汉昭帝刘弗陵是汉武帝与赵婕妤(钩弋夫人)之子,八岁即位,二十一岁因病驾崩,在位仅十三年。短暂的一生,生命没有给他足够的长度;霍光辅政,九五之尊的地位也没有给他足够的舞台。他的一生就像帷幕刚一拉开就被合上,但就是这一瞬间,已让我们看到他出彩的身姿。一、立子杀母汉武帝与卫夫人之子刘据因巫蛊之祸被杀后,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都因举止失度不被汉武帝喜欢。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据说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他,武帝以为尧也是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来的,就把赵婕妤产子所在的宫门命名为尧母门。司马光对此批评汉武帝举止行为不谨慎,让臣子猜测到了人君的想法,是最后酿成巫蛊之祸导致太子刘据被杀的原因。尧,是古代的圣君。尧母门的命名传递出了明显的信号,未来谁接班,不言自明。老皇帝喜爱幼子,何况这个孩子身形壮大,又聪明多知,这不又是一个自己吗,武帝心想。为了传位于刘弗陵,武帝先叫人画了一幅周公背成王朝见诸侯的画像赐给了大臣霍光暗示自己的意图。然后没事找事斥责钩弋夫人,要把她送到宫中的监狱,钩弋夫人临走是三步一回头,希望武帝能够顾念夫妻之情。其实她错了,君主有几个是有情的呢?何况武帝!武帝本来性情就严苛,再喜欢的人,只要稍有犯法,绝不宽待。大臣汲黯有次对武帝说:“陛下你每次求贤若渴,可是稍有小过就把人杀掉,照这样下去,有才的人都被你杀光了,以后谁来与你一起治理国家!”武帝听了笑着说:“有才的人多得很,只有你没发现的,你要善于发现,还怕没有人才!再说有用才是人才,有才不肯为我所用,那跟没才一样,不杀干嘛!”还有一件事,也可看出武帝的严厉无情:隆虑公主是武帝的同母姐姐,临死前花费重金为自己的儿子昭平君在武帝面前免除死罪,武帝答应了。后来昭平君犯死罪,旁边大臣都说陛下你曾经承诺过的免除昭平君死罪,但是武帝还是食言,把自己的外甥昭平君给杀了。现在杀钩弋夫人是为保持政权的稳定就更不用说了,武帝对钩弋夫人说:“你赶紧走吧,你活不了!”赐钩弋夫人自尽。后来武帝问左右近臣外面的人怎么看这件事。左右近臣说:“既然要立她的儿子即位,为什么要把他的母亲杀掉呢?”武帝说:“你们不懂,过去国家变乱,都是因为皇帝年幼,母亲干政导致的,你们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所以我不得不杀死钩弋夫人。”从此,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开了立子杀母的先例,这就是刘弗陵的童年。二、见书识诈武帝死后,遗命霍光、金日磾、上官璨共同辅佐刘弗陵,上官璨的女儿嫁给了刘弗陵,被立为皇后,上官璨与霍光又结为姻亲,是儿女亲家,刚开始还比较融洽,可权力毕竟是剂毒药,因为权力上官璨渐渐与霍光发生了矛盾。为了独掌朝政,上官璨趁霍光休假与燕王旦密谋安排人上书告霍光专权,陛下你要小心呀,霍光可能有什么非分之想啊!并表示愿与桑弘羊等大臣共同罢退了霍光。刘弗陵看了奏疏,没答应。第二天,霍光听说这件事,上朝时就呆在殿前西阁的画室等候不进去,刘弗陵问:“大将军霍光来了没有?”上官璨说:“因为有人告发他的罪状,他不敢进来。”刘弗陵说:“让他进来!”霍光进殿,把帽子摘了,磕头谢罪。刘弗陵说:“将军把帽子戴上,这告发的奏疏是假的,你没有罪!”霍光就问:“陛下你咋知道这奏疏是假的?”刘弗陵说:“大将军你到长安城东广明驿亭去考核下级官吏,才走没多久,如果你要调动兵力谋反,用不了十天;燕王要求入宫宿卫,燕国这么远,他怎么知道的呢?更何况你要想做违法的事,也不需要调集校尉。”群臣听了都大为惊讶,因为这时的刘弗陵只有十四岁。后来上书告发的人果然逃跑了,朝廷追捕的很紧,上官璨等人害怕了,就对刘弗陵说:“这是小事,没必要穷追不舍。”想大事化小,最后不了了之,刘弗陵不许。朝中还有说霍光坏话的,刘弗陵大怒发火说:“霍光是先帝留下来辅佐我的,再敢有说霍光坏话的,灭族!”从此上官璨等人再也不敢污蔑霍光了。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刘弗陵的政治才能,首先是稳,收到告密信,不慌不忙,暂时按下,虽然心知肚明,但也要当面说清楚;其次是明,有准确的判断力,这是古代人治社会明君必备的能力;再次是除恶务尽,绝不放过。这一点后世的汉成帝就照他差远了,成帝明知石显、王凤等专权,但优柔寡断始终下不了手,为王莽篡权埋下了祸根。最后是态度鲜明不含糊,这样就使得“浸润之谮不得行”。设身处地想一想,换做我们能处理得如此之妥吗?一个童年失母,生在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十四岁少年如此果断地处理了一次朝廷危机,的确是有为的明君。话说回来,武帝虽好杀伐,但也不得不佩服他善识人用人。他立刘弗陵,固然有原太子被诛、喜爱少子等诸多原因,但从刘弗陵的表现看,他还真没走眼。如果原太子刘据在面对江充巫蛊之乱时,能像刘弗陵一样沉着冷静,想必江山就不是刘弗陵的了。三、恩威并施这件事暴露后,上官璨等人就谋划废掉刘弗陵,自立为帝。燕王旦也蠢蠢欲动,就问他的丞相可不可以发兵反叛,丞相说不行!燕王旦心中郁闷,跟手下的臣子、妃妾喝酒道别,这时刘弗陵因为前面的事斥责他的玺书也到了,燕王旦见到玺书后自杀。但是刘弗陵赦免了燕王旦的儿子刘建,只把他免为一般老百姓,没杀他。而且又说皇后年纪小,没有参与她父亲的阴谋,又是霍光的外孙女,并没废掉上官皇后。如果是武帝来处理这件事,肯定是满门抄斩。你看他对待太子刘据的手法多无情,太子的母亲皇后卫子夫自杀,卫子夫一家卫青、霍去病那可是为汉室对抗匈奴立了大功的,仍然毫不留情;太子刘据一家老小,除了刘病已(后来的宣帝)侥幸逃得一劫外,全部被杀。相比武帝,刘弗陵对待燕王刘旦、上官皇后就显得有一丝温情,这说明刘弗陵心中有情,做事有度。因为霍光的原因没有废掉上官皇后,更显得他有成熟的政治考量。可惜,刘弗陵人寿不长,年仅二十一岁就病死了。他在位期间,在匈奴牧羊十九年的苏武回来了,汉室对外北击乌桓,平定西南,对内实行休养生息,开展盐铁之议等等,为后世宣帝之治打下了基础。当然,这些举措很可能是霍光积极推行的,但我们不能排除这里面有刘弗陵的影子,最起码也离不开他的支持。刘弗陵的一生虽然短暂,仿佛昙花一现,但就是这惊鸿一瞥,也让我们窥探到了他的政治才华。正如唐朝李德裕评价他说:“君主的德行,没有比明辨是非更重要的了,明辨是非,奸佞之徒就会很明显,没有可乘之机,奸佞小人没有空间就更没有什么能够蒙蔽君主了。汉昭帝就是这样的人啊。”又说:“假设汉昭帝有伊尹、吕望之类的大臣辅佐,那周成王、康王都不能跟他相提并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pzth/1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