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进入伏天,大太阳火辣辣照着大地,没有一丝儿风,空气湿辘辘的,身上一整天在出汗。傍晚,太阳下山了,稍微有了微风,觉得凉爽舒服了许多。

  

  今天放弃了散步,等着夜赏昙花。体会一下古人秉烛夜游赏花之意境。

  

  今年雨水勤,阳光也好,家里的一盆昙花长得特别茂盛,大叶子绿油油的,几天没注意,竟长出了七八个花骨朵,其中三个并排长得很快,弯弯的花柄,像个称勾,花蕾向上翘着。马上要开了,早早就预备了照相机,给它留下美丽的瞬间倩影。

  

  正值孩子从长春回来,几杯啤酒下肚,更为夜赏昙花助兴。秉烛乘兴观昙花。五点半,便拍了一张含苞欲放花骨朵的照片,六点半又照一张。快七点了,赤膊坐在窗前葡萄架下,看着花骨朵已微微开放。逐渐逐渐开放,微风吹来,释放出迷人的香气。仰观苍穹,繁星满天,如小船般的弯月已经西沉,葡萄叶子影子斑驳陆离,院里的花草果树在悄悄的吸收着水分和养料,蟋蟀不紧不慢的叫着,宁静的仲夏夜,万籁俱寂,微风吹来,凉爽惬意。八点了,花筒渐渐开大,露出白色的雌蕊和黄色的雄蕊,甚是漂亮。打开室内灯光,当然比蜡烛亮许多,在日光灯照耀下,三朵白花晶莹剔透,一阵风吹来,花儿随绿叶幽然飘动,像在点头致意。

  

  又有一阵风吹来,很凉爽,三分醉意早已全无。快九点了,忽然远处传来放鞭炮的声音,过后又听见远处工地传来的水泥搅拌机工作的隆隆响声。仰望天空,群星闪烁,北斗勺柄直指东南,牵牛星挑着担子望着银河对岸的“织女”,一切变得那么肃静,一只蚊子嗡嗡飞来,房檐上蜘蛛早已织好了网,等待着它。

  

  十点钟,一朵花开到最大,过几分钟,另两朵也开到极致,经过三个小时,三朵昙花终于全部盛开,在深夜里,在黑暗中,白的晶莹,香气四溢,甚至飘进屋里,在万籁俱寂的夜里,绽放着美丽与华贵。

  

  看资料,昙花只盛开5--10分钟,今天,要看看此花到底能盛开多长时间。所以每半小时出去看一次,直到凌晨三点,花儿仍保持盛开状态。天已放亮,星星渐渐隐去,三点半,花筒有些收口,中间一朵微微下垂,粉红色的花柄已不是弯弯向上翘着,慢慢下垂,接着,花筒在收缩、收缩。直到五点,花儿全部凋谢了。这时花盆下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一只老鼠从花盆下经过,伸着嘴巴向上闻了闻,似乎在闻闻昙花余香,然后溜向墙跟去寻找食物了。从昨天傍晚七点到今晨五点,历时十个小时。花儿预开期三小时,从七点到十点;从深夜十点到凌晨三点盛开期五小时;从凌晨三点到五点两小时凋谢期。由此观之,所谓“昙花一现”并不确切。昙花盛开竟是五个多小时。

  

  古代文人苏轼为探求石钟山,夜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扑人,山上栖鴣,闻人声惊起;又有老人咳且笑发于山谷中,惊魂欲还。徐察之,才发现水冲石穴如洪钟,山下皆石穴罅,不知深浅,微波荡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苏轼因此感叹到:“事不耳闻目睹,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不传也。而随者用以斧斤考击,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可见,事必躬亲才能探明事物真像,我之夜赏昙花不可与先人辛劳同日而语,一夜未眠而已,也无存疑成语“昙花一现”的意思。往大里说,人生在宇宙中只不过是短暂一瞬,何况昙花开几个小时乎!只是领悟了一个小道理而已。

  

  虽然花儿谢了,但她的英姿永远用数字符号留在相机里,传进相册里,可供喜欢的人们随时欣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pzth/8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