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农村长大的朋友来说,童年记忆中最少不了的美味,自然是野果,毕竟过去的那个年代和现在还是无法相比的,过去根本就没啥钱去买零食吃,但那时候农村的环境很好,野生植物众多,自然就带来了不少美味的野果。估计绝大部分农村长大的朋友,随口就能说好几种好吃的野果,如桑枣子(即桑葚)、刺泡儿、拐枣、酸枣、地石榴等等。在这些野果当中,有一些不仅味道好,还能做深加工,比如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酱、果干之类的,还有的可以作为中药材,因此在近些年被种植户们大力发展,如桑葚就在很多地区被大力种植。不过,有一部分野果却因为人们的炒作,在前几年迅速火爆市场,登上“神坛”,却又在近2年跌落神坛,这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覆盆子”。覆盆子是一种和刺泡儿十分像的野果,其果期比刺泡晚,一般在6、7月份。而覆盆子的味道也是十分的不错,味甜不说,果汁儿也十分丰富,因而在过去的时候,是很多农村娃爱吃的野果之一,每年只要季节到了,必然会去农村的野外或者山里采摘来吃。覆盆子作为很多农村朋友童年记忆中的美味野果,不仅能直接食用,还是一味中药材。因其价值较高,种植效益也高,在前几年的市场行情也十分的好,很多种植户也将野生的覆盆子驯化进行人工种植,其种植规模发展也十分迅速。有数据记载,在年到年,覆盆子的行情一路走高,鲜果在市场上都能卖到50多元一斤,而青果晒干作为中药材的话,收购价更是涨至上百元一斤,而在年底,也就是4年前的时候,收购价也涨到了巅峰,达到了近元一斤。这么高的价格也让覆盆子火爆市场,然而年之后,覆盆子的行情急转而下,价格一路下跌,到了今年,价格更是跌到了低谷,鲜果收购价不足5元,青果(晒干)的收购价也仅有10元1斤左右,部分地区的收购价更是跌到了每斤仅4元,让不少农民直接弃种,因为卖不卖都是亏。那么4年前还火爆市场的覆盆子,为什么会出现价格暴跌的现象呢?主要有2个原因。其一,产能扩张过快。在我国农业当中,一直有一个不好的现象,那就是很多人看什么火,就跟风种植什么,阳光玫瑰葡萄、贝贝南瓜等均是如此,而覆盆子也同样遭此境遇。和绝大部分有药用价值的野果不同,覆盆子对土壤、种植技术的要求都不高(从它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就能看出来),可用本地野生覆盆子扦插繁殖,无论是山地还是平原都能种植。而最为关键的是,覆盆子种植除了采摘成本比重较高之外,其他投入较少,即使是晒制成中药材,也仅需放在太阳之下暴晒3天左右即可。此外,覆盆子产出也快,种植15月后就可以结果,到第三年就可达到丰产,也就是单株产80公斤。因此,自从覆盆子火爆市场之后,种植规模迅速扩张,给价格大跌埋下了隐患。其二,中药覆盆子有“李逵”和“李鬼”。吃过野果的朋友应该知道,覆盆子、山莓、树莓等几种野果,无论外形和口感,几乎没啥差别,一般人也分辨不出来,更何况晒干之后呢?而能作为中药材的覆盆子,按照新药典规定,得是“掌叶覆盆子”,因为它含有鞣花酸和山奈酚这2种有药用价值的物质。至于其他长得像覆盆子的野果,如山莓、树莓等,则没有这2种物质,于是中药覆盆子就出现了“李逵”(掌叶覆盆子)和“李鬼”(其他类似掌叶覆盆子的野果)。这几种野果的身份不同,价格也有着巨大差距,如掌叶覆盆子的干货一般能卖到元/斤,山莓和树莓的干货只能卖到8元/斤左右。一些为了获取利润,就用山莓、树莓来冒充掌叶覆盆子,这对正统的覆盆子所造成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因此就导致价格一跌再跌,出现了如今这个局面。笔者的个人看法,不管是覆盆子,还是山莓,亦或是树莓,能从山野间的野果走到大规模种植,都不容易,种植户和商贩们应该珍惜,不应该这样瞎搞,不然都做不长久的。而在覆盆子之前以及之后,类似的网红水果依旧是一批又一批的出现,面对这样看似前景火爆的农产品,大家也应该理性看待,而不是盲目的跟风种植。就如当年昙花一现玛咖、雪莲果一样,赚得盆满钵满的都是那些炒作的人,而留下的烂摊子则是广大的种植户来承受。各位朋友,你们那里有人种植覆盆子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欢迎留言交流哦!三农观察

鼓励作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pzth/9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