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背景及意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提出“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是高中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课标》里面没有提到关于“翻译教学”的要求,但实际上翻译是融入听说读写各项技能中的,并且是更高层次的要求。翻译作为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课标》提出的“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关键。在高中英语翻译教学中,语言能力包括地道中英文互译的能力;文化意识包含对中华文化的自豪和认同;思维品质涉及中英文双语切换的灵活度。由此可见在翻译教学中培养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陈宏薇教授在她的著作中提出:“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跨社会的交际活动。翻译的过程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过程,而且是反映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转换过程。翻译是科学,因为它涉及思维和语言。(陈宏薇,)”二、高中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一)翻译教学缺乏地道中英文互译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地道中英文互译”的能力,导致学生对于高考翻译手足无措。高中的翻译教学一般都集中在让学生完成“中译英”练习,很少让学生将“地道英文”翻译成“地道中文”。如在阅读中碰到“givewaytopedestrians”只要学生能理解,不产生阅读障碍,那么教师就很容易忽略这样的翻译练习素材。即使教师让学生翻译,学生能说出“让路给行人”,教师也可能到此为止,不会让学生把这个词组翻译成地道中文“礼让行人”。地道中文其实就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中文,而在“英译中”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的逐字翻译,这样的结果就是下次碰到“中译英”练习出现的“礼让行人”,学生就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了。许多“中译英”练习题目是让学生将“英式中文”翻译成“地道英文”,而不是把“地道中文”翻译成“地道英文”。如“我很抱歉没能尽早回复你的消息”,乍看没什么问题,学生根据中文逐字逐句翻译成“IamsorrythatIdidn’tansweryourmessagesooner.”首先回复消息不是“answeryourmessage”,可以翻成“getbacktoyou”,然后这样翻译就可以了吗?其实仔细想想“尽早回复消息”是把原来的英语“getbacktoyousooner”进行了翻译,但是“地道中文”真的是这样吗?平时会这样说话吗?难道不应该是“我很抱歉我这么晚回你消息”?笔者梳理了近两年的上海英语高考题目后,发现高考的趋势是紧跟《课标》要求的,翻译题目中频繁出现“地道中文”,如“雷打不动、昙花一现、遥不可及、百年老店、八分饱”等等,让学生无从下手。归根结底问题是出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培养学生“地道中英文互译”的能力。(二)翻译教学缺少对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学生没有机会在课堂上用英语准确地讲述中国故事,进行文化输出。课内课外大部分的阅读理解都是介绍西方文化,造成学生只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thzp/10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