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无边的功德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阿弥陀佛!我们跟佛客气一下,你老人家言重了,对我们太好了。他告诉须菩提,“当来之世”,将来的时代,或者一个善男子,或者一个善女人——功德、智慧有成就者,才算是善男子善女人。能够接受这部经典的般若要义,照此修行,甚至深入义趣地读诵,这个人就等于是佛。这句话多严重啊!所以我说,佛啊,你老人家言重了,不敢当。我们念到这里,要加一两句话,佛啊,对不起你老人家,实在不敢当。因为他说,真能够这样即同如来。但是佛的话,为什么讲得那么客气?那么严重?这是有道理的,我们引用《楞严经》两句话就可以了解,“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这是佛说的,后来禅宗的达摩祖师也说过,“一念回机,便同本得”。这就是说,能够对《金刚经》的道理都了解了,以此修行的,就相同于佛的行。并不是说你就是佛,是等同于佛。以佛的智慧,完全可以了解这样的人,了解他对于《金刚经》般若智慧如此透彻,这样的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这一篇的一个结论,就是大智慧的一个成就,理解到证悟到智慧的成就,才能够发起心地修行的作用。以智慧悟道,起心行的作用,修忍辱行,在苦海茫茫中,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就能成就无量无边功德。结论偈子:第十四品偈颂优昙花发实还无尘刹今吾非故吾笑指白莲闲处看污泥香里养灵珠“优昙花发实还无”,优昙花就是昙花,佛经上经常引用。在中国内地难得开花,在台湾都看过昙花,色、香都好,但却非常短暂,所谓昙花一现。当昙花开到最香的时候,就是它凋落的时候,所以佛经经常用昙花来形容。站在宇宙看人类的历史,几千万亿年的时间,也只是昙花一现。大家活了几十年,回头一看,几十年像昙花一现,非实非虚,非真非假,即空即有,要从这个角度去体会。修持佛法有没有真成就的?绝对有!但是不能着相,非实非虚。所以,像优昙花开了,当时是有嘛!又好看又好香;马上没有了,又是空了。但是你说空了是没有吗?不是没有!尘尘刹刹,这是佛学名词,物质世间就是尘,刹代表一切土地。“尘刹今吾非故吾”,这个物质世间现在的我,不是以前那个我,不是前生的我,也不是来生的我,这个我是假我,今吾非故吾,不是我生命本来的那个生命。离开这个现在的我,才可以找到本来常乐我净的那个真我。生命的真我在哪里找呢?“笑指白莲闲处看”,所以佛经上叫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莲花化生,尤其佛重白色的莲花,八叶巨莲,莲花不在好的地方成长,愈脏愈烂的泥巴里头,莲花愈开得茂盛。“污泥香里养灵珠”,大乘的精神是入世的,要入到最稀烂的地方修道,才能成功;跑到高山,跑到清凉的地方住茅蓬,成不了道啊!那是道要成你,不是你要成道。下一篇更精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thzp/1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