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权威看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南宋章渊《槁简赘笔》云:“涛八九岁知声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而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霄。’令涛续之。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

这是薛涛第一次以书面形式出现在史书记载上内容,可见其自年幼时便展现出的无上诗才。

所幸唐代作为我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和开放的时期,女子们所受的束缚比起后世要少上许多,也让如薛涛一般的女子有了一丝施展才华的途径。

这个女子虽身世坎坷,却有着盛唐中人特有的意气风发,其气度、胸襟和行文风格甚至让白居易、刘禹锡之类大文豪都忍不住“点赞”,可谓唐朝诗圈一姐是也。

刘禹锡

一、男权社会中的奇女子,唐朝女性代言人

薛涛人如其名,有一种不输男子的坚韧性情,同时也不失女子的柔软。在女子风采大增的唐代,这样的女子堪称“时代典范”。

薛涛出生自书香门第,其父最初也是一方大员,可惜身陷政治斗争,在贬谪途中身染重病,不多久便撒手人寰,当时的薛涛也不过十多岁而已。为求生计,出落的美丽大方,才情高绝的薛涛被迫进入乐坊,成为了一名“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的歌妓。

沦落风尘的薛涛并未消沉下去,在达官贵人之间辗转周旋之时,仍旧以一笔好诗博得了众人的青睐,成为了风靡一时的“大明星”。

这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很快被时任川西节度使韦皋知道了,并且以一种“吉祥物”的身份被招入军营,成了一名军营歌伎,或者说专为韦皋撑场面的交际花。

一次酒宴结束,薛涛送别友人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的佳句,用一种完全不带女子柔软的笔锋展示了自己的诗才,另世人为之动容,也让惊喜不已的韦皋真正了这个女子的真容。

自此,韦皋正式成为了薛涛的保护伞,做了薛涛的“金主”,与薛涛往来唱和的朋友也变成了白居易、刘禹锡这样有头有脸的大诗人。

除了才华过人,薛涛性格里还带有大唐女子特有的洒脱和大胆,由于深受韦皋的宠爱,不少人将她当做了讨好韦皋的一条捷径,奇珍异宝大笔的往她身边送。

薛涛从不拒绝这些送上门的财宝,但有韦皋的宠爱和保护,加之那被宠出来的文人傲气,她也着实看不上这些红白俗物,于是她一边对众人的金银财宝来者不拒,却一转头全部上交韦皋,端的是“两袖清风”。

可惜政治的弯弯绕绕比她想象中更要黑暗许多,终于有一天,薛涛这种另类的洒脱惹怒了自己的大金主,韦皋一怒之家以私受财务的罪名将她发配边关,薛涛这才傻了眼。

要知道当时的薛韦二人并非简单的上下级关系,薛涛不仅是韦皋觥筹交错间撑场面的当家花旦,更是令韦皋倾心的情人,因此着一纸贬谪文书不仅让薛涛失去了来自“领导”的保护,更让她有了一种被抛弃的失恋感。

这时她小女人的一面又回来了,为让韦皋回心转意,她在发配路上写下了让后世争议极大的《十离诗》,将自己失去韦皋的心情比作了离巢的燕、离水的鱼甚至离主的犬,用最低的姿态祈求韦皋的回心转意。

此时的薛涛,不仅有撒娇的柔软,更有认知时局的清醒。世人多将此诗当做低俗媚主的典范,甚至用以攻击薛涛的诗人身份,可在那样的世道下,能放低姿态以献诗来重得庇佑未必就不是另一种更高级的、独属于这个惠女子的别样才情。

二、谁说我只有风花雪月?薛涛笔下的女子胸襟

唐朝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神奇时代,这一时代养出来的女子似乎自带一种不输男人的气魄胸襟。在朝有武则天、上官婉儿这样政治手腕见长的奇女子,在野则养育了如薛涛一般心中不屑风花雪月,眼中饱含人世苦难的惠女子。

武则天

以一首《送友人》得韦皋青睐的薛涛绝不是昙花一现,亦不同于委曲求全所做《十离诗》的那个自己,拥有自由的薛涛更像一个文笔老辣的男性诗人。

以她最负盛名的《筹边楼》一诗为例:“平临云鸟八窗秋,壮压西川四十州。诸将莫贪羌族马,最高层处见边头。”此诗一出,谁还能说她只有风花雪月?短短一首七言诗,将筹边楼的重要性书写殆尽,更将自己高瞻远瞩的卓越见识和忧国忧民的政治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单纯的风花雪月征服不了唐朝的诗人,但家国和政治情怀却不难让这些人拜服,就连和薛涛有过一段感情的花丛浪子人元稹都曾以“言语巧偷鹦鹉舌,文章分得凤皇毛。纷纷辞客多停笔,个个公卿欲梦刀”这样的诗句高度赞扬了她在诗词一道上的才情。

元稹

同样为她倾倒的还有大诗人白居易。别看白居易是元稹的好友,可是在元稹离薛涛而去之后,这位大诗人还是忍不住以一首露骨的“情诗”向薛涛表达过情意,只可惜被薛涛无视的相当彻底。

薛涛无疑是个渴望爱情的小女人,但爱情从来不是她唯一的旋律。

在她笔下更多的是如“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的气节,也因此被誉为“无雌声”的女诗人。

晚唐时期更已经将她与男性诗人并称,对一个身处封建传统朝代中的女子,这也是一种莫大的肯定了。

白居易

三、以诗服人——薛涛笔下的诗词之美

薛涛之所以能够在盛唐这个龙争虎斗之地杀出一条血路,不仅是因为她以女子之笔做雄浑之文,更因为她有着契合唐代风采的文笔,换句话说,她是个“合格”的唐代诗人。

在唐朝写诗的人多如过江之鲫,但大多数仍旧是矫揉造作的词藻堆砌,甚至为一点点挫折就顾影自怜的也比比皆是,哪有盛唐该有的气度。

但薛涛不同,这个女子笔下是身世、朝代、思想、学识糅合出的情感流露,集齐“清、雅、正”于一体的文风才是她能够以文出名的最根本原因。

薛涛的诗词之美是无可替代的,不同于李白的豪放与浪漫,更不是白居易的务实接地气,薛涛的诗词随心而行,走到哪里写到哪里,直白是她的特色,而那份醉人的温柔则是小女子的自带光环。

薛涛是个热爱生活的人,虽然自小遭逢巨变,过于卑贱的身份又让她落得一生“无福学鸳鸯”的境地,可她仍旧能够以温柔的眼睛来看待世间万物。

在她笔下,就连不起眼的芙蓉草都是“绿英满香砌”的,这份温柔来自女性独有的细腻和看似脆弱的心灵,是薛涛在自我救赎中透漏出来的一二风骨。

从“枝迎南北鸟”开始,薛涛就只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被韦皋放逐,她看到的是“一泓秋泉”“一叶莲舟”、斛石翠色、菱荇清流……

离开韦皋的庇佑后,她的眼中从此“山水屏风永不看”;与元稹的爱情破灭后,她眼中又是“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的景致。这些景色落于薛涛笔下,被温柔而细致栽种进她的诗园,让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受到了那一份色彩斑斓的细腻柔软。

薛涛的诗中不是没有苦难,但她的苦难从不是呐喊出来的,就像一个闺阁女儿丢失了最爱的手帕,轻轻绵绵地对亲近之人诉委屈,这份委屈真实的让人心疼,可就连这份疼也是绵绵密密的,不张扬、不愤懑。

在她的世界里,涂脂抹粉和顾影自怜是最低级的事情,她更爱“满袖满头”“玩芳菲”,爱诗词爱书画,爱《采莲舟》、爱在莲“满溪红袂棹歌初”的意境里纵情自适,更爱将自己的这些“爱”大声地告诉世人,爱将自己的温柔和浪漫展示给每个人看。

这种“爱”是薛涛诗词世界里真正的美,她笔下不是无病呻吟和求取怜惜,她写的是自己、是人间、是这盛唐的美景;是温柔,是豁达、是唐朝女子最好的样子。

四、小结

“诗篇调态人皆有,细腻风光我独知”,薛涛用一生时间告诉世人,女子应该怎样热烈而独立的生活,她以女子特有的心性与气质感受世界,成为了盛唐里不可或缺的风景。

在那个女子只能依附男人而活的时代,薛涛以不输男子的才情和气魄将自己活成了盛唐女子最好的样子,不畏惧爱情,不沉湎别离,不钟爱风花雪月,不逃离民间疾苦。

薛涛的眼睛里,装下了整个中唐时期的人间,而她笔下倾诉的却没有爆裂的感情。坚韧和温柔在她笔下和解,读懂了“今日忽登虚境望,步摇冠翠一千峰”里的沉重与旷达,我们大约就不会再难理解为何薛涛能够得到白居易之类大文豪的追捧和青睐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thzp/11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