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趣味语文秀

3+证书高考已进入倒计时!对于语文复习来说,作文至关重要。除了审题立意准确以外,作文必须要保证写够字!但依然有很多写作困难户表示难以实现这个目标。为此,我总结了以下几种合理的“水”字数的方法:

1.内容

(1)增加职衔等修饰语,如“袁隆平”可拓展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甚至是更进一步,如“中国著名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此法用于救急,不可滥用,避免行文又长又臭)。

(2)增加副词、连词、成语等。如诚然、首先、其次、必然、可能、几乎、基本上、真真正正、的的确确、确确实实、需要注意(警惕)的是、因为、所以等。

一个人的出身不能决定他的将来,一个人的天赋不能决定他的最终成功,一个人的起点不能决定他一生的发展。

一个人的出身基本(几乎、似乎)不能决定他的将来,一个人的天赋也许(可能、大概)不能决定他的最终成功,一个人的起点理应(绝对,完全)不能决定他一生的发展。

(3)加上过渡句。

①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者(凡有建树之人),无不是……

②翻开历史名人的自传,有哪一位成功人士,没有……呢?

③走进漫漫的历史长河,我们可以发现,无数成功人士的身上都有这种……精神。

④纵观历史的长廊,无数人在……中锻炼后始成功。

⑤从古至今,此类事件层出不穷。

⑥打开历史的窗户,你会发现,……

注意:也可以转为引用道理论据。例如,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者(凡有建树之人),无不是具备劳动精神的人。高尔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坚信,“我们现在所拥有和享受的一切无不来源于每一份平凡又伟大的劳动。”

①有位哲人曾这样说过:“……”

②“这正如……所说……”等词语或句子进行过渡。

③在生活中广为传颂着这样一句名言:“……”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④“……”,不正是……精神的真实写照吗?可见……

⑤“……”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⑥“……”这句话曾鼓舞了多少仁人志士,然而今天……(后加反面例子)

①由此观之……

②由此,我明白了一个深刻而又平凡的道理……

③由此,我联想到我们人类社会……

④……这给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

⑤可见……

⑥“……”这妇孺皆知的俗语,告诉我们一个平凡而又深刻的道理:……

⑦为什么会这样呢?

⑧这一切都无言地诉说着一个道理……

⑨这就是……这一哲理名言的印证。

⑩……就是……最好的注脚。(示例:奋斗是青春最好的注脚。)

?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简述材料本身)的表象,更应该看见其中反映出的思想本质,那便是(挖掘材料内涵)

?……精神岂是池中物?……越是风云压境、越是爪牙张狂,理想主义的斗志便越是顽强、越是勇往、越是腾空化青龙——盘踞风云上!(示例:理想主义精神岂是池中物?功利主义越是风云压境、越是爪牙张狂,理想主义的斗志便越是顽强、越是勇往、越是腾空化青龙——盘踞风云上!)

2.论点

写作时,我们可以沿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由小及大”“正反对比”等几条不同的逻辑线进行充分思考。换句话说,当你不知道该从哪个方向着手时,你既可以从关键词的定义、原因、方法、结果(影响)以及反面事例等角度横向剖析问题,也可以从“个人-企业-国家(社会)”的角度进行纵向思考,拓宽写作的深度与广度。

以“规则”为例: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

规则是保障社会秩序的必需品。(定义)

因为规则约束着人们,使其不至于滑出道德的底线。(原因)

树立规则意识,需要全民共同努力。(方法)

遵守规则,能促进社会良性发展。(影响)

个人-企业-社会

只有树立规则意识,个人才能明辨是非,坚守住自己的底线。

只有崇尚规则意识,企业才能遵法守法,真正实现基业长青。

只有弘扬规则意识,社会才会安定有序,不断向前发展进步。

正反对比

遵守规则,尊重契约精神,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漠视规则,挑衅规章制度,则会害人又害己。

3.论据

在考场上,考生可以运用以下方法丰富论据内容。

①利用题干材料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李坤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高尔基曾说:“我们现在所拥有和享受的一切无不来源于每一份平凡又伟大的劳动。”

某网友言:“劳动那么苦,那么类,如今科技那么发达,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干啊。”

你对上述材料有怎样的理解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②题目自拟;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字。

高尔基曾经说过,“我们现在所拥有和享受的一切无不来源于每一份平凡又伟大的劳动。”是啊,哪怕是渺小如快递员、清洁工,他们也能以自己平凡的劳动,助力整个社会的平稳运转。更遑论那些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时代英雄,他们以其伟大的劳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以粮食生产为例,古代的农人在春天种下一粒粟,虽然能实现“秋收万颗子”,但也难免陷入“农夫犹饿死”的境地;而在现代,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扎根田间劳作,推动粮食总产量直线上升,不仅使中国十几亿人民免受饥饿之苦,而且为全世界解决饥荒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由此可见,每一份缄默的劳作,都将收获股股甘泉馈之的欣喜。

②学会自编故事

在考场中实在无素材可用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编故事。对于偏向生活类的主题,如“见义勇为”之类的题材,可编写新闻故事;其他的主题,一般都可以编写类似“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为免露出破绽,自编故事时最好以动物为主角,如某只小蚂蚁通过不懈努力抵达了终点,寻到了美食(写坚持);或具备神话色彩,如禅师与弟子的故事等。

毅力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很多人都有美好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热忱,但他们缺乏毅力,开始是天天撒网捕鱼,不久便于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索性将网抛进垃圾箱里,而海底的珍珠只是可梦想而不可得了。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一位仙女幽居净舍,凡人难得一见。一天,仙女听到一阵悦耳的敲门声,正想稍等片刻再去开门,可那敲门声很快就停止了。几天之后,又有人敲门,灰心的仙女懒得去开,那人却直敲不停。仙女终于被他打动了,第一次开了门。这段动人的故事中,第二位敲门者终于达到了目的。他比第一个人多了什么?毅力,只有毅力!没有毅力,成功只是虚幻,虎头蛇尾的奋斗也是徒劳。如果人类没有毅力,我们也许至今还住在山洞里过着原始人的生活呢,然而,我们的社会毕竟在飞速发展。人们用毅力和着血汗,筑起了建设的丰碑。(《谈毅力》)

③目之所及皆是素材

在写作时,除了名言金句、典型事例、寓言故事等素材,我们还可以去写花鸟虫鱼等一切自然现象。不过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我们需要点明主题和写作对象之间的内在逻辑。举个例子,以“责任感”为主题,假如要写花,怎么点出花与责任感的关系呢?从花的角度来说,鲜花很香很美,那我们可以说,“鲜花的责任是散发芳香,点缀缤纷世界”;鲜花可以让昆虫采蜜,使之授粉结果,可以写成“鲜花的责任是提供花蜜,吸引昆虫授粉,结出甜美果实”;鲜花凋零后,还可以成为泥土养分,正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所以我们可以写“正是责任感,让落红甘愿化作泥土的养分,成全世间的万紫千红”。只要能够自圆其说,目之所及皆是素材。

蒲公英放弃了母亲温暖的怀抱,插上翅膀,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世界;昙花放弃了短暂的生命,惊鸿一现,将美丽留给了黑夜和世人。雨滴放弃了天空中游荡的自由,化作甘露亲吻万物,于是百花嫣然,万物蓬勃……放弃,并不是不作为,恰恰相反,有时只有适当的放弃才能更好地作为。(《放弃》)

④一材(文)多用

同一个材料(或者以往写过的文章)可以通过改变个别关键字,应用于不同主题的作文之中。例如,以“脚踏实地”为主题的作文,可以转换为“奋斗”“劳动”“实干”等主题的作文。

(脚踏实地)中国的崛起有何秘诀?是脚踏实地的全力攻克,让我们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百废待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胼手胝足的不懈奋斗,让我们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是埋头苦干的顽强拼搏,让我们书写下年均减贫逾万人的“最成功脱贫故事”……脚踏实地,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脚踏实地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只有通过脚踏实地收获的幸福,感受才最强烈,体会才最深刻。

(奋斗)中国的崛起有何秘诀?是胼手胝足的不懈奋斗,让我们从“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百废待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埋头苦干的顽强拼搏,让我们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奇迹;是脚踏实地的全力攻克,让我们书写下年均减贫逾万人的“最成功脱贫故事”……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只有通过艰苦的奋斗收获的幸福,感受才最强烈,体会才最深刻。

⑤从个人上升集体

如果实在想不起具体的名人事例,那么我们在写作中不要总想着聚焦个体,而要学会将之上升为某个群体。

绕道而行,是一种人生智慧。人生之路漫漫,我们在长途跋涉中难免会遇到很多阻碍,倘若只知一心向前,将难以逾越阻碍,从而陷入驻足不前的困境中。因此,我们需要具备绕道而行的智慧。正是绕道而行的智慧,让船长在航行中及时调头,避免引发船舶触礁事故;正是绕道而行的智慧,让科学家们在失败的实验中总结经验,换个角度思考问题,最终发现真理……绕道而行的智慧,能指引我们拨开迷雾,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⑥以小见大

我们很容易碰到一些诸如生命、祖国、爱之类的抽象作文题,这种题目看似宏大,似乎可以写很多东西,但考生在真正落笔时却容易写成“假大空”的文章,或是受限于知识储备量不足,写着写着就会思路卡顿,难以写出一篇完整的考场作文。所以我们要学会转换思考角度,从微观着手,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去反映抽象的命题。

比如说,写生命的意义时,我们可以写积极参加防疫的志愿者等;写扶贫的主题时,我们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展现家乡从“脏乱差”到美丽乡村的变化;在以“爱”为话题的作文中,一位考生写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今天晚饭后,我和往常一样在房间里埋头用功。这时,厨房里突然传来一声碟子被打碎的清脆响声。我蓦地停下了手中的笔,心头不由得一颤:妈妈已经为我刷了十几年的碗了……”接着,他以此为切入点,写出了妈妈这些年刷的上万只碗是多么浩大的一项工程。最后,这位考生得出了“原来,爱就是一种深沉的责任”的结论。

⑦联系实际

某些写作困难户总是在考场上无话可写,是因为不懂得联系实际,联系自身的情况。例如,我们要写“自律”,就可以联系同学们在上网课期间的不同表现,自律的同学能够认真上课,不自律的同学却开着网课视频呼呼大睡甚至是打游戏等等,接下来还可以从自律的原因、影响、方法等角度去拓展写作。

主题:不惧

步骤一:明确定义。不惧=不害怕。

步骤二:联系实际。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害怕什么,如困难、未知或生离死别等。

步骤三:反向倒推。当我们不害怕了,也就能坦然看待这些事物。

步骤四:写分论点。①我们需要不惧的勇气,它让我们有信心战胜前行路上的一切困难与挑战;②我们需要不惧的勇气,它让我们在未知面前不再彷徨不安;③我们需要不惧的勇气,它让我们从容看待人世间的一切生离死别。

4.论证方法

对于同一篇文中不同的论据,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去丰富自己的内容。考场中最好用的论证方法是因果论证、对比论证、假设论证以及归纳论证等。

探求事例根源。

论点:自立自强

11岁的洪战辉经历重大家庭变故,稚嫩的肩膀承担起生活的重负。从读高中开始,他把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带在身边,靠做小生意和打零工来维持生活,直到背着妹妹上大学。(论据)洪战辉为什么能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努力拼搏,用双手撑起自己和妹妹的一片天。因为自立自强,他感动了万千国人。(评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唯有自立自强,方能收获精彩人生。(论点)

一般是正反对比,通过比较两种事物的差异点,进一步明确论点。

论点:沉稳来自无欲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渡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假设与前面事实相反的情况,与原事例进行比较,顺应指出相应的结果,在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

论点:相信自己

中国女排主教练陈忠和在当初改组女排时压力很大,任务很重,许多人劝他以“保险”为好。然而他力排众议,相信自己,起用冯坤等新将,最终改组成功,夺回了失去17年的奖杯。假如当初他采纳别人建议,那金牌奖杯还有谁拿?陈忠和在关键的时刻,相信自己,才取得了骄人战绩。

列举多个典型论据之后,归纳总结出它们的共同点,扣在要证明的论点上。

论点:贫穷是财富

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范仲淹、司马光、宋濂、高尔基、梵高、居里夫人……都是幼时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

/趣味语文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gjth/12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