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标本,留下的不仅是植物,还有医药
山东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xianmeng.net.cn/fengshang/xinchao/870.html“标本是植物生命的延伸,承载了医药文化”-袁涛忠 美好的事物总是转瞬即逝 有人感慨美人迟暮 有人哀叹昙花一现 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智慧 制作标本保留植物美好的瞬间 得以留存的不仅是植物 还有其背后蕴藏的文化 本期《我是大民医》带您走进 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药用植物标本馆 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药用植物标本馆黔东南州是我国主要的苗族、侗族聚居区。千百年来,苗族侗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应用天然药物治疗疾病的经验,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苗族、侗族民族医药文化。这些民族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民族繁衍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药用植物标本馆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中药、民族药资源状况的缩影,坐落于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共计收藏了多份药用植物标本。 嘉宾介绍他曾经主持完成黔东南州民族药腊叶标本信息数字化; 他主持建立了苗族侗族药物数据库; 他执笔起草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医药侗医药发展条例》及《苗医药侗医药的管理办法》; 他就是黔东南州民族医药研究院“副主任医师”袁涛忠袁老师。 以下是本期直播干货,药引子折服于袁涛忠老师的博学多才啊,和袁老师一起领略苗侗民族医药的神秘魅力吧(敲黑板,划重点,小本本记起来! 一、承载医药文化的植物标本节目开始,袁老师向我们简单介绍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药用植物标本馆。为了保护、传承黔东南原生的民族医药及文化,于年初建立了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药用植物标本馆。该标本馆收集了苗侗民族聚居区的原生药材做成药用植物标本,运用苗族、侗族的分类方法将各种药材分门别类,每一个标本都有着自己特殊的民族医药文化,记载苗侗医药的信息,将我们的原生苗侗医药文化保护、传承下来,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我们苗侗医药的文化。二、苗侗医药的独特之处苗侗医药的命名、用药来源、使用习惯和中药是有区别的。 1、苗侗医药的命名 苗族医药的命名有自身的规则,苗族人民根据日常生活生产的实践经验结合医药本身的功能疗效来命名。 比如苗药中最大的分类“vob”(苗语)在汉语是中是菜的意思,来源于苗族人民的日常饮食,再从饮食升华到我们的药品,这也是我们平常经常说到的“药食同源”。 2、苗族、侗族用药的来源 苗侗民族是农耕民族,在闹饥荒的时候,我们的苗侗人民为了充饥不得已挖野草充饥,从而发现了这些野草可以治病。 苗侗人民很善于观察,他们通过观察有病的牛吃草的状态来发现药材,判断药材的功能,通过总结实践后再用来治疗人类。 通过观察桃树的生长状态以及桃树上的树虫的存活状况来判断桃树是否有毒。通过植物和动物给的一些灵感,来推断我们的药材功效。 比如茯苓,我们民族医叫“挖蕨根挖到的宝”,在饥荒年代,人们去挖蕨根,挖到以后发现吃了很好,才慢慢的发现其药用价值。 3、苗侗医药的使用习惯与中医的区别 苗侗医药的使用习惯与中医是不太相同的,比如海金沙。中药称“海金沙”,用孢子治疗泌尿系统的感染,而苗医则称其为“软筋藤”,用全株治疗风湿关节疼痛等。 那么这个药为什么可以用于区别这么大的病呢?经过研究后,我们发海金沙的生物碱含量高,对消炎有很好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苗医药没有医药理论支撑也可以用来治疗风湿关节痛。 三、苗医药的保护及创新马蹄金是使用了年的苗药,苗医用于治疗肝病。我们运用现代医学科技,研究其药用价值,其中含有的化合物马蹄金素对治疗肝炎是有用的,马蹄金苗药的创新研究如果成功,将会造福大量的肝炎病人。 这也是我们民族医药出山出海的典型代表之一,希望以后有更多的像马蹄金这样的苗药,可以创新发展,造福社会。传统医药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对民族医药的一个有效保护,这样可以更好的传承,发展我们的民族医药文化和资源。 药用植物标本承载了人类认知苗医药的历程,探索苗医药发展的足迹,未来的药学植物标本可能随着工具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但是,其对于苗医药的意义,对于人类探索的研究价值是一脉相承的。 点击视频观看《我是大民医》第三期精彩内容 (建议WiFi下观看) 每周四早上10:00《我是大民医》与您畅谈苗医药的那些事! 我是大民往期精彩合集《我是大民医》-徐荣高 《我是大民医》-钟修梅 明晚 20:00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gjth/9568.html
- 上一篇文章: 硬盒长嘴阳光利群香烟价位评测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