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关于诗歌翻译的七点思考鹰子
关于诗歌翻译的七段思考一个优秀的文学翻译家 至少也应具备相当的文学艺术修养 而不是单纯的翻译能力和技巧——题记 一暂且不论唐诗宋词翻译成英文会怎样,我们早已知道将它们翻译成现代汉语是什么样。唐诗宋词之美,是难以通过翻译传达到英美人那里,一旦翻译,几乎会损失掉所有的艺术审美。那严整的格律,句式,微妙的以字词为单位的修辞与表达,那独特的节奏,韵味。许多艺术之美都会在翻译过程中流失损耗掉的,或许唯有西方的汉学家才能体会到未被翻译的原汁原味的诗词精华。 二一个优秀的文学翻译家至少也应具备相当的文学艺术修养,而不是单纯的翻译能力和技巧。对于诗歌(特别是朦胧诗和象征诗)的翻译工作来说,要求可能更为严格。很难想象,一个不懂文学,没有想象力的翻译家能翻译好莎士比亚,雪莱,艾略特,庞德等人的诗歌。我们强调翻译要做到“信”,“雅”,“达”这三个公认的标准,但在诗歌的翻译过程中会遭遇极大的挑战。不仅仅是关于原语种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之取舍,平衡,而造成美学元素的流失或变异,还在于诗歌本身的跳跃性,丰富性,扩张性给翻译者造成困扰。同一首朦胧诗或象征诗,一千个翻译家翻译,绝对有一千种不同的味道。他们翻译时,不仅选用的字(单词)会有差异,在思想把握上有可能差十万八千里。当然,通俗易懂,而且思想单一,外显的诗歌翻译起来是容易些。 三博尔赫斯的诗歌从拉丁语翻译成英语,再翻译成汉语,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如果我们并觉得不惊讶。蒙古诗人的作品从蒙古语翻译成汉语,再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被一些对蒙古历史与文学感兴趣的欧洲学者研究,我们岂不是要质疑最终的翻译版本,究竟会保留多少蒙古语诗歌的味道。泰戈尔的一些诗歌,从孟加拉语翻译成印度语,再翻译成俄语,你觉得俄语版本的节奏和韵律跟孟加拉语原诗会有多少联系?这个世界很多国家,很多语言,非汉语也非英语的语种诗歌要想进入中国人的阅读世界,一般来说要通过英语或者法语这个跳板,换句话说最起码要经过二度翻译。如果你不懂原语种,甚至不懂英语,你如何确定某个翻译版本重在翻译还是“二度”创作?关于如何更好地享受体会到外语诗歌的精华,我的外国文学教授给出的建议是,你最好精通外语,去读原汁原味的诗歌。 四突然想起流行于欧洲的十四行诗和日本人引以为傲的“国粹”——俳句。20世纪初,西方文化和思想的大批量涌入,在文学领域也对中国的传统与审美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其中十四行诗在当时的中国诗坛也曾昙花一现,但后期日渐式微,终究没有形成蔚然成风之势。莎士比亚也写过十四行诗,但我相信翻译过来的版本与英文原诗存在不小的差异。最明显的是如何保持十四行诗的节奏和韵律,其次是英文的语序与中文的语序存在重大差异,如若调整,则难免有“二度创作”之嫌,不调整的话就是语句不通畅,和“翻译软件”进行的“机器翻译”没什么差别,翻译家的价值就大打折扣。略微有些英语基础的人都知道,老师经常提到“汉语式英语”这个概念词汇,我觉得这首先是从语序这个方面得来的。“汉语式英语”,顾名思义就是用汉语的方式(主要是组词和语序)来说写英语,这个问题一般在英语考卷的最后一题——英语小作文里屡见不鲜。至于被日本人视为“传统文学”的俳句,许多国人却不以为然,原因很简单,俳句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绝句,俳句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来说都无法与绝句相提并论。我始终持一个观点,俳句不过是对于绝句的“截取”,而非创造。所以,俳句翻译成汉语是几乎没有任何阅读障碍的,韵律和节奏是似曾相识的。我读过日本俳句名人山崎宗鉴,还有松尾芭蕉的作品,丝毫不觉得陌生和意外。既然在节奏和韵律上没有多大的翻译障碍(几乎是无缝对接),剩下的一切问题似乎就不是问题。 五我是热衷于做文学实验,尤其是诗歌实验的人,在这里我要做一个“诗歌二度翻译”的实验。李白的《静夜思》只有短短20个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以下是它的一个英文版:“Abeamofmoonlightisbroughttomybedside/Coulditbefrostedwhereitshines?/Ilookupatthemoonclimbinghigh/Down,thinkingoftheoldtownIcanneverfind”。现在看我如何给它再翻译回汉语版本(现代汉语):“一束月光来到我的床前/那闪光的地方可否结了霜/我抬头看那正在越升越高的月亮/低头,思念着我从未寻找到的故乡”。如果我的翻译版本还算可以,那么多半要归功于这个英文版本本身的价值与诚意。只是,我不知道英文翻译者在最后一句为何自行添了一些内容,可否算是润色,或者蹩脚?我思前想后,觉得应归为“画蛇添足”之类。 六“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这首来自爱尔兰诗人叶芝的诗,曾打动了世界上多少陷入爱河的人们,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译本是冰心的版本。英文原诗是:“Whenyouareoldandgreyandfullofsleep”。读过原诗的人都知道,《当你老了》的前几句用了很多连接词“and”,冰心给它翻译成逗号,些许的停顿,而不是“而且”,“还有”之类的连接词。这就是冰心对于原诗的节奏把握和翻译技巧之体现。关于“fullofsleep”的翻译,有另外一个翻译家的版本是“睡意朦胧”,我觉得明显不如冰心的“睡意沉沉”。“full”是“满”,“充足”,“充分”的状态词,冰心的“睡意沉沉”非常准确,我甚至找不出更准确的汉字来描述这种昏睡的状态。对于一个字词的要求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整首诗歌的翻译,则需要翻译工作者付出多少的劳动和诚意。这里不得不提冯唐对泰戈尔《飞鸟集》某些诗句的拙劣翻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百度一下,冯唐的译本和著名翻译家郑振铎的译本差距之大,犹如天壤之别。有网友打趣道:“冯唐的译本充满了性爱的荷尔蒙,把《飞鸟集》硬生生翻译成了《飞屌集》”。 七我们的电脑和手机都可以下载中英文互译的翻译软件,你可以拿一首莎士比亚的诗歌让翻译软件直译,看看出来的中文版本是流畅还是蹩脚?翻译家的人工翻译与机器翻译之间的区别,其实也就是翻译家的价值意义所在。不仅仅是对于语序的调整,使之通顺流畅,符合国人的阅读习惯,还有对语境的把握,对诗歌整体情感基调和表达思想的认知理解。现实中,我和朋友在欣赏外国诗歌中文版的时候,经常脱口而出一句:“我不相信普希金的文笔会这么烂”。或者:“突然感觉拜伦的措辞蹩脚了起来”。而我还会发出感慨:“可惜我不懂俄语,读不了普希金的原著,不过还是可以尝试读读拜伦的原著”。对,每当读英美诗歌的中文版,仗着自己懂一点点英文,偶尔忍不住会去百度英文原著。特别是遇见翻译得比较磕磕绊绊的版本,读着非常别扭的版本,我都觉得这是翻译的问题,而不是原诗的问题。鹰子,年11月6日,晚上20点。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gyth/1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博尔赫斯关于诗歌的演讲玫瑰是没有理由
- 下一篇文章: 油市反弹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价格反弹或仅为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