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元研究昙花一现的晋商大地,何以复燃
作者:史晓姗 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发展部 主要内容 昔日辉煌:昔日晋商,上通朝廷、下结官神、汇通天下,富可敌国。改革开放后,凭借资源优势,发展煤炭经济,伴随着煤价放开,价格上涨,迎来了黄金十年。 煤炭经济福祸相伴:煤炭产业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山西经济财政的增长,但长期对资源的依赖,使得山西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缺乏活力,公司管理混乱。粗犷式的发展也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同时,长期依赖煤炭经济,使得财政收入随着煤炭市场而波动。财政自给率低,对上级补助依赖较高。债务方面,虽然煤炭行业下行,但因为行业整合和国家政策支持,山西政府的整体债务负担一般,但大同和阳泉的债务压力较大。 债券市场:存量债券规模较大,债券市场参与度高;与06年相比,07年山西省债券发行量大幅上涨,以地方国有企业为主,主要是非城投债。同时出现新特征,()煤炭行业债券发行量增长较快,且发行利差收窄;()高等级发行人占比上升;()主体等级以上调为主,未发生债券违约事件。 煤炭企业:06-07年共有9家采掘类企业发行债券,发行债券只,债券规模为,44.80亿元。主体等级以高等级为主。七大国有煤炭企业,资产规模较大,负担的债务规模也较大,尤其是短期负债,资产负债率维持在高位。目前,获得政府和银行较大的支持,同时应当注意,企业之间存在互保,或者给相关行业担保的情况,存在存续债券集中到期兑付的压力。 债市风险可控:未来山西仍将充分利用股权转让、企业上市、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股权再分配的方式,对地方国有企业进行整合、改制,推动产融结合。其中,煤炭行业依然是重点扶持领域,作为债券主要发行行业,政府、银行继续推企业转型升级,短期存在偿债压力,但风险可控。 正文 一、车辙下的沧桑,“黑色黄金”的诱惑 (一)昔日辉煌,沉浮事纪明清年间,山西的晋商凭借“进取、敬业、诚信、群体”的精神得到迅速的发展,车辙印遍布大江南北,贸易从国内拓展至国外,盐业、茶业、票号,以及丝绸、药材等都成为晋商的业务,由此发展起来马帮、船帮、贸易等,山西会馆也遍布各地,成为各地商业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彼时的晋商上通朝廷、下结官神、汇通天下,富可敌国。但到了清末明初,随着清政府的衰落、洋商入侵和战乱,晋商在茶业、矿业等领域受到重创,同时因为墨守成规,山西票号错失改组银行的机会。随着交通的发展,贸易路线也发生了改变,曾经的商路逐渐衰落。晋商最终淡出了人们视线,只留下一个个高墙深院。山西的辉煌归于沉寂。 (二)昙花一现后,重新上路受地形等自然环境限制,山西第一产业占比较小,自然而然的选择了煤炭等工业领域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年9月9日,山西正式向国家呈报《关于把山西建成全国煤炭能源基地的报告》。年,国家将山西定位为能源基地。随后带来的是煤炭产量快速增长,私人煤矿如雨后春笋,山西仿佛看到“希望”。世纪初,因为能源价格上涨,燃煤价格放开,煤产业在我国蓬勃发展起来,山西从幕后又重新进入人们视野,但犹如昙花一现,山西又陷入危机。 、经济增长动力停滞,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下降,债务负担一般从经济总量和增速看,山西省GDP增速在00年至0年间基本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煤炭黄金十年,也是山西的黄金十年。随着煤炭经济的高速发展,山西省的非煤经济逐渐弱化,形成“一煤独大”的局面,集中在“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四大传统行业。许多小规模的煤矿也在那几年陆续出现,无序开采最终带来落后产能、安全隐患。年“9·8襄汾溃坝”事件,促使煤业产业重组成为接下来年的工作重心,大部分民营资本逐渐淡出煤炭行业,整合后的国企煤矿,产量成倍上涨,但也在近两年煤炭价格下跌浪潮中损失惨重。04年开始,山西省的GDP增速开始位列下游。06年GDP总量为,.4亿元,位列全国第4位;同比增速为4.5%,位列全国第0位,仅高于辽宁;人均GDP为5,5亿元,位列全国第7位。 财政收入方面,山西省财政收入长期依赖煤炭产业,在00年-年呈现高增长,年金融危机之后增速下降但仍维持正增长。0年煤炭价格开始下跌,财政收入增速一路下滑,05年降至-9.8%,06年为-5.%。而财政支出则一直保持正增长,05年支出增长为0.95%,06年为0.55%。从全国情况看,山西省财政收入增速在00-期间位列全国前六,年之后徘徊在下游水平。其中05年和06年的增速分别位列全国第9位和第0位。从自给率看,山西财政自给率偏低,尤其从04年一路下滑至06年的45%,收支平衡对上级补助的依赖较高,其中04-06年获得上级转移支付收入分别为,46.97亿元、,7.6亿元和,60.80亿元。 债务负担方面,根据地方债披露文件,截止06年底,全省政府债务限额,86.8亿元,债务余额,90.9亿元,全省债务率64%,较05年上升了.4个百分点,但都低于国际公认经济线,债务风险稳定。06年发行地方债.60亿元,其中置换债券55亿元,同比增长6%,按平均发行利率.7%匡算,年可节约利息6亿元左右。从债务分布看,主要分布在市级,占比在46%左右,其次是县级,占比在5%左右。 、各市经济对煤炭依赖度高,财政自给率偏低,大同和阳泉的债务负担较重山西省下辖个地级市、个市辖区、96个县(区),其中个地区被国家发改委列为资源型城市,其中成熟型和衰退型城市共有个。这些地区对煤炭相关工业依赖度高。从经济规模看,06年仅太原的经济总量在亿元以上,增速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其余城市的经济增速均较低。财政收入方面,绝对规模偏低,仅太原和晋中在百亿元之上;从财政自给率普遍偏低也可以看山西财政实力偏弱,对上级补助依赖较高。从债务负担情况看,大同、阳泉、晋中和朔州的债务率较高,但大同在06年共获得97亿元的置换债额度和4亿元的新增债务额度,远高于与其他市,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债务压力。 、“黑色黄金”是福是祸?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尾煤炭是中国的主要能源,90%的煤炭资源分布在长江以北,其中约5%集中在山西。受地质条件影响,山西省的煤炭以储量大、质量优和开采成本低而闻名全国。煤炭产业,长期以来成为山西经济的支柱,产生了一批煤老板。煤炭经济让山西省经济出现较快增长,但在煤炭黄金十年里,山西省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排名依然位于中下的水平,在6-位之间,煤炭并没有让山西燃烧起来。反而,逐渐形成“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随着年煤炭产业重组的完成,省内形成七大国有煤炭集团,煤炭价格的下降,使得这些超大煤炭国企的债务负担也过重,同时肩负着沉重的社会责任。“大而不倒”的煤炭企业,成为山西转型的一个阻力。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gyth/1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铜矿过剩将持续至2017年短期价格反弹只
- 下一篇文章: 直播答题是蜕变,还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