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不管是猪肉价格,还是生猪价格都在下跌。不过却没有养猪人去在意,是下跌的第12周了,还是下跌将近3个月了,因为他们起床看到的就是“天天下跌”。

由起初的猪价下跌,以为是震荡回调,逐步转变成中期的“恐慌不安”,再到现在的被迫习惯。养猪人的心里“底价”,也从18元、到15元、再到12,而黑龙江今天却跌至11.7元,无奈地“煎熬”着。

现在只求猪价不要跌到10元了,在当前“缺猪少肉”的大背景下,如果要是跌破8元,这个猪是真的没法再养了。

在猪价不断下跌的当下,不幸的是储备肉突然“从梦中惊醒”。

据华储网发布《关于年5月15日中央储备冻猪肉投放竞价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称,5月15日将出库投放竞价交易1万吨中央储备冻猪肉。

对于市场供应来说,1万吨储备肉可以说是“杯水车薪”,但其影响深度不在这点量,而是在如今行情大跌的背景下,让人不得不多想,消费一度低迷,单市场上的猪肉,以及生猪供应已造成明显的“供大于求”,储备肉的“额外”投放,很可能成为再度拉低猪价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管是为了刺激消费,降低CPI,维护两会前的市场秩序,还是提振经济等方面,说明了眼下的猪肉价格还未达到相应的“位置”,而所投放的量又不大,说明了为了尽快恢复生猪产能,又有不想过度调控的“苦衷”。

猪价连续下跌三个月,真的没有“猫腻”吗?静下心想想,除了市场大因素外,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屠企”,猪价的持续走跌,势必和屠企也脱不开关系。

如果屠企想在这段时间内,趁势制造“混乱”。3月和4月缓缓压价,5月来个强势压价,让养猪人认为猪价行情要暴跌了,再加上饲料端成本上涨,大家抓紧时间赶紧出栏吧,不然猪价还会继续下跌,不信你看,12元都保不住了,黑龙江已经11.7了,有几个养猪人能做到“心中不慌”?

当猪价下跌到一定程度时,屠企开始下手“抄底”,将市场上的牛猪、大猪、标猪一扫而尽,填充库存,待到下半年“某个高肉价时刻”再投向市场,就可以赚得盆满钵盈。

而作为养猪人,建议我们先调整心态,不要过于恐慌,猪价都跌3个月了你还怕啥,阶段性的大猪、牛猪恐慌性抛售,导致暂时性的供过于求,那到后面是不是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不妨想想大跌是否意味着要“柳暗花明”呢?

猪价确实降了不少,猪肉价格也变便宜了,居民的消费量自然会提升,随着全国两会的召开在即,疫情稳定后经济持续向好,在复工、复产、复课的有力助推下,相信猪肉消费也将回温,生猪行情走势还是充满“期待”的,只是希望猪价能理性回调,别再像玩“过山车”式的翻滚,让养猪人的小心脏难以承受,对整个养猪产业也不利。

免责申明: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gyth/5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