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iNED新经济发展研究院收录于话题#热点新读7个

成年人的崩溃在一瞬间,快乐却在。

纯牛奶配百利甜,桃汁配芝华士,柠檬茶配威士忌,西柚汁配伏特加……近日,“便利店调酒”火遍全网,“到最近的便利店,喝最便利的调酒”成为年轻人的饮酒“标配”。

以微博为例,目前话题#便利店调酒#讨论量高达1.4万,阅读量超万,热度可见一斑。

01

今日份的快乐是便利店给的

二、三十元就能get的移动酒馆,在便利店里为友谊干杯,让这届年轻人实现了便利店里的微醺自由。“好喝预警!不好喝我把瓶子吃掉!”“今日份的快乐是便利店给的!”“简单为生活干一杯!”

此次“便利店调酒”的火热,或许只是昙花一现,但其背后反映的“年轻人的消费趋势”却值得各大企业和商家深思。

前一小时在工位加班、下一小时拍抖音;周五深夜和朋友蹦野迪、周六早上一个人刷展览——碎片化的工作、社交以及不断模糊的时间边际与物理边界,让年轻人在场景穿越中形成自我的生活拼图。

这届年轻人,更需要一种能24小时随时满足碎片化生活所需的消费方案,而作为城市零售网络中如毛细血管一般存在的便利店,便成为了年轻人除网购、外卖以外的重要生活伙伴。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在夫妻店购物属于上个世纪,在大超市推着购物车排长队结账属于退休人士,但在便利店吃泡面打王者则显得格外“臭味相投”。

经过便利店门口,总会不自觉地被橱窗那一头的小天地吸引,于是几分钟后,原本没有消费计划的年轻人拿着一个冰激凌或几串关东煮走出便利店门——这种情况在年轻人的生活里不断地重复上演。

大家安静地享受着这份微妙的幸福感,谁都不曾去想,便利店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我们如此着迷?

02

便利店成瘾症的背后

人类学家项飚曾在《十三邀》节目中提到这样一个概念:“附近”的消失。他认为,互联网把人们肉体直接感知的物理空间的“附近”,转变为数据化的“附近”,全部压缩进手机页面之中,其结果就是都市人对自己周边生活圈子的陌生。依此看来,便利店可能是当代年轻人为数不多难以割舍的“附近”。

年轻人租房,周边有一家24小时便利店一定是加分项。它不仅可以满足“即时需求”,还能为加班成常态的都市夜归人亮起一盏灯,让人感到踏实。在异国他乡出差或者旅行时,看到熟悉的便利店图标映入眼帘会令人心安,因为这不仅意味着食物都有了着落,还更像是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安全感。

在某种程度上,便利店已经成为城市的“新基础设施”。开在住宅区的便利店就像“自家的冰箱”,办公楼里的“公司茶水间”;在陌生的地方,便利店则化身为一座座地标——相信不只一个“路痴”会通过便利店来定位、记路。

在年轻人眼中,便利店是他们生活日常即时满足的哆啦A梦、陌生城市的歇脚地以及家、学校、办公室外的第四空间。

便利店连同近几年提出的“新零售”概念,得到消费者和市场认可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和消费习惯的逐渐改变。由于社会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由两三个人组成的小规模家庭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当代年轻人不再愿意在家做饭,小商店无法满足他们高质量的生活需求,而去大型超市采购又与飞快的生活节奏格格不入。

无论是冲进店门抓起一人份的小包装商品结账出走,还是捧着便当与关东煮在小桌旁速速解决一餐,便利店所满足的正是这种“五分钟内结束战斗”的新兴需求。

其次,作为城市化的产物,便利店生活方式的流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结果。年,中国只有19%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年4月发布的报告,中国常住人口超过万人口的城市已达到15个。超大城市的出现为中国便利店的普及创造了条件,也培育出了一个又一个狂热的便利店爱好者。

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说过:“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具体的实物,而是一种抽象记号,背后暗藏一连串意义和指向。”天、24小时营业,井然有序,标准化美食,便利店在某种程度上颇具工业时代气息,也为城市带来一份人情味。这个和人们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行业,也正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渗透而显示出巨大成长空间。

03

新消费时代下的便利店

日本便利店经常联合动漫形象IP(IntellectualProperty,知识产权),推出限定商品和联名活动,例如柯南和鲁邦三世是7-Eleven的虚拟店员。韩国SM娱乐有限公司的韩流便利店(SumMarket)推出人气偶像的周边产品,如啤酒、甜品、茶叶等以及定制服务,实现韩流文化与便利店文化的融合。韩国综艺《掏空便利店》更将美食节目搬进便利店,用便利店食品打造新美食。

在互联网冲击、消费者的多变需求驱动下,“达尔文式”的变化正悄然发生,年轻族群的拥趸,也正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未来方向。IP跨界、产品共创、模式创新、运营创新……当这个标准化作业的业态,增添入不一样的中国“网感”基因,又会生出怎样的想象空间?

全家在年内推出自有IP,还在10月的上海落地了第一家主题门店。在门店的打造上,充分考虑到了95后、00后爱拍照,爱追求新奇互动的设计。在整个传播渠道上,据全家首席传播官王意文而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jsth/1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