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昙华林和大李村,这里藏有武汉最接地气
周末在家闲来无事,趁着放晴去了趟阳光码头。 藏于桂元路郁郁葱葱的梧桐树荫里,阳光码头的位置可以说自带文艺属性。 它的前身是华师文化街,16年因为文化街拆迁的缘故,那些扎根于此的老店主们联手将它延续,造就了如今的阳光码头。 ?????? 移步换景 空间流动着静谧的时光 从珞瑜路拐进来,一路上树影婆娑。 阳光穿过茂密的叶子,透着光,黄灿灿的,好看极了。 走进桂元路以后请务必放慢脚步,阳光码头的标志不算大,要是速度快了些就有可能完美地错过。 顺着指示标识,沿着窄窄的小路往里走,下楼梯左边再下坡几十米便是,看起来神秘又低调。 如此看来,如果不是熟客或是刻意寻找,估计很少人会注意到这里。 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更显眼的入口,但这样倒还挺有趣。 远远望去,房屋墙面上的爬山虎,似乎已经与房子融为一体。 一路走过,感觉连空气也是自由的,仿佛置身于森林中,心情瞬间舒畅起来。 ?????? 文创与花植 给老房子带来活力与生机 阳光码头由一栋旧宅改造而成,集合了书籍、音乐、手作、花艺等美学空间于一体。 外围用绿色植物来做铺垫,让这栋老房子变得生机盎然。 半个身子高耸而上,想要拥抱码头的大树“睁着眼睛”向你招手,树影斑驳间,那是时光的痕迹。 穿过铁索装置的门头,拾级而下,走过一座吊桥,便正式进入“码头”了。 老房子门前特有的宽阔公共空间,地板上木头走起来嘎吱作响,仿佛真的漫步于甲板之上,确是应了「阳光码头」这个名字。 老树旧屋、灰砖红瓦,老房子的主色调应该是淡雅朴素的,但在这里,却跳跃着众多新式明亮的现代小店。 「百草园书店」正对着入口处,门口有两只可爱的猫。 书店整个空间分为两部分,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 书架放满了,就索性堆在地板上,却并不觉得突兀,好像书店就本该如此随性。 墙上见缝插针的贴纸许多手抄句子和读书感悟,整整齐齐。 「好望角水晶店」紧挨着书店旁边,是一间以水晶和捕梦网diy为主的手工店。 整间店仿佛就是为了码头二字而造的。 圆形的船窗、舵轮,耳边是音乐盒里传出的舒缓小调,还有摇曳的捕梦网。 似乎身处于一艘正在海上缓缓前行的船舱内,如梦如幻。 老吴是「余味江湖·小酒馆」的老板,或许说左眼照相馆你会更熟悉一些。 凭着兴趣,老吴09年在华师文化街开起了自己的摄影小店,取名为左眼照相馆。 搬来阳光码头之后,在保留原有摄影空间的基础上,把小店改成了现在的小酒馆。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有段时间突然迷上了日剧,做出一些调整也挺好的,我是个爱折腾的人。” 也许,时光的秘密在这些酒瓶里,酝酿良久。 现在的小酒馆,有摄影有酒有美食,还有不定期的演出,一切都挺好。 尽头处的「香缘花坊」正在举行一场特别的生日party,小朋友认真地作手工,家长们在一旁陪伴。 走进店内,老式窗框结合干花和手工编织品改造的装饰煞是好看。 顺手带走一束鲜花,整个人都变得开心起来。 花香,书香,咖啡香、音乐、美食、民宿,所有的小店都在同一栋房子里,大家彼此陪伴却又互不干扰。 几百米之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口。 而阳光码头就隐匿于此,巧妙隔绝了城市的喧嚣,避开人群的纷扰。转角回眸间,一个诗情画意的院子里,宁静惬意。 ?????? 意外收获 超正宗的章鱼小丸子 慢悠悠地,我们在这里停留了三个多小时,时光沉垂,夜注定也是要蹒跚而来。 夜里的阳光码头,似乎更接地气了。 每间店门口都有几张自家的小桌,大家随意围坐,像是熟识的朋友,亦或是这里的常客,毫无拘束感,一起听音乐,聊天,小酌。 我们也想融入这奇妙的氛围中,便决定回到进门处的club坐一会。 我们来的碰巧,赶上了一位即将回日本的厨师现场制作地道的章鱼小丸子。 一同随行的小伙伴深藏不露,居然用日语和厨师闲聊起来,聊天中得知传统的日式小丸子里面是会放红姜解腻的。 生活的气息总会不经意显露。 来之前的满腔复古文艺情怀,一下子落花流水去,化作一顿接地气的日式美食和两瓶啤酒。 夜色降临,所有的灯光聚集于此,阳光码头仿佛世外桃源般,静静地等待每一个访客。 希望某天来到此处的你,能在它的宁静,它的清新,它的和谐中,和着夜晚吹来渗着诗意的微风,享受这一刻。 #你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吗# ?? 编辑ˇ煤气罐少女 ?? 图片ˇPANZERYAMA ?? 武汉爱黑马文化传媒出品 iWuHan原创发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jsth/5079.html
- 上一篇文章: 年春,昙华林小店们的ldquo
- 下一篇文章: 昙华林五月一见倾ldquo新r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