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文学网刊编辑部▼把时间交给阅读

女作家风采

曹云波笔名水墨丹青,年生人,大学学历,高级教师。黑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职工摄影家协会阿城分会秘书长,哈尔滨市阿城区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阿城作家协会女子读书会会员。喜欢登山、徒步,热爱写作、摄影、绘画和朗读。主要文学作品:《这个冬天不算冷》《昙花梦》《野百合也有春天》《冬天的回忆》等;摄影作品:《收获》《冬的旋律》《我爱你中国》等。有作品在各类比赛中获奖。

·曹云波朗诵作品·

·曹云波散文作品·

家乡小岭四季风

  家乡的人美,美得淳朴善良;家乡的景美,美得自然纯粹。

  家乡一年四季的风光都是美的,比如杏树山的漂流、杜家崴子的云海、霞光下的阿什河、欣欣向荣的美丽山村。

春天杏树山上漫山遍野的野山杏,一树树开满淡粉色的花,悬崖边绽放着藕荷色的达子香高低错落,与杏花遥相呼应,传递着春的消息。

  夏季,满目苍翠,杏树山漂流基地喜迎八方客,橙色的橡皮筏飘在群山环绕、水如玉带的阿什河上,沿途风景尽收眼底,“三块石”、“小桂林”更是处处皆景,映在河水里的倒影,令人如醉如痴,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中,不同的是竹筏换成了橡皮筏而已。“舟在水中漂,人在画中游”,好不惬意!橙色的橡皮筏赶趟似的接踵而来,一会儿你的船头撞了他的船尾,一会儿一排排筏子不约而同地集合在一起。于是,那事先准备好的“秘密武器”——五颜六色的小塑料盆派上了用场,在空中上下飞舞,一盆盆水伴着刺目的阳光倾泻而下,瞬间不是湿了你的秀发,就是淋了她的连衣裙,尖叫声中一个个都变成了“湿人”。于是,山水之间回荡着开心的笑声、水声,而飞溅的水花落入水中,击起一颗颗金色的、闪亮的“珍珠”,在阳光下晶莹夺目,转瞬即汇入欢乐的海洋……

  秋天,层林浸染,山和水都是多彩的、宁静的、醇厚的。周围的山褪去夏日的苍翠,披上了五彩的霓裳。少了夏日的虫鸣和漂流者的喧嚣,取而代之的是成熟静默的美。登高远望,“S”型的阿什河犹如一条闪亮的玉带,轻盈地环绕一片片金色的稻田。举目远眺,阡陌纵横。参差错落的庄稼,深浅不一的各种黄,就像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几何形色块,散落在大地,又犹如画家笔下一幅幅简约的抽象画,一垄垄、一条条庄稼排成行、列成队,不慌不忙地向远处延伸。成熟的豆地是黑褐色的、低矮的,与高大的玉米、向日葵等作物形成高低的反差,且不断变换着颜色,变换着节奏。

  这里的秋天到处充满浓郁的色彩,到处洋溢着欢笑。山脚下的公路不时有农用车呼啸而过,也有马车、牛车慢慢走过,所有的一切,构成了一幅流动的秋色图……

  夕阳下,鸟儿倦了回家,一群群白鹅、麻鸭沐浴在夕阳中,披上了一层金黄,走在村头回家的路上。偶尔有声声犬吠,匆匆而过的路人让整齐的鹅群惊慌地张开硕大的翅膀,嘎嘎地飞奔起来,一群鸭子也摇摇摆摆的,不甘落后地呷呷而行,奔向自己的家。

  山里的人是热情纯朴的,路人可以随便找一户人家讨一杯干冽的井水一饮而尽,运气好的还可以吃到主人香喷喷的黏玉米。如果你要问路,主人会一直把你送到路上,指着前面告诉你怎么走,然后,目送着你。忙碌的时节,即使你走进农家,也绝对很少见到人的,一般都在地里忙碌,连午饭也吃在田间地头。如果你是摄影爱好者,他们就是你最美的模特,绝对是本色出演。

冬天,家乡的雪格外美。不光有雪,还有冰挂,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

  走过四季的风景,我独爱家乡小岭的山山水水,爱它无需雕琢的美,更爱这淳朴善良的人。作为家乡人,我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是那么的熟悉。这里有我儿时成长的记忆。有我和家人一起春播、秋收的喜悦。这里的山川、河流有我的足迹,这里是我挥洒汗水、释放青春的家园!

  作为小岭人,我见证过小岭曾经的辉煌,也亲历过企业倒闭后的落寞,但是,无论它富裕还是贫穷,我都深爱这片土地,因为,我是山的女儿,必将饱含深情地热爱它,建设它。青山犹在,绿水还清,我终于迎来了小岭又一个发展的春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家乡经济,打造绿色家园。如今,筑桥修路已提上日程,品牌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打造旅游基地,种植基地,养殖基地。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我深信家乡的天会更蓝,水会更清,山会更绿。小岭的明天不是梦,小岭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冬天的记忆

我喜欢飘雪的日子,手捧一杯热茶,端坐窗前,看雪花无声地飞舞,这时,心渐渐安静下来,静得能听到雪花飘落的声音。伴着淡淡的茶香,任思绪随着舞动的雪花自由地驰骋,于是,童年的记忆便浮现在眼前。

记忆中,雪是清冷的。每年到了冬天,我都会穿上妈妈亲手缝制的棉衣、棉裤,戴上手闷子,这时才觉得,其实,冬天是暖和的。那时候,没什么游戏可做,每天只能和小伙伴在门前打出溜滑、打雪仗,玩冰爬犁,虽然单调,却是再快乐不过的事了。玩着玩着,竟忘记了时间,粘了雪的鞋都冷硬了,棉裤脚上挂满了厚厚的雪壳子,脸都冻伤了,却浑然不知,太阳下山时才想起回家。有时也会天真地想:要是冬天不这么冷该有多好!

记忆中,冬天是快乐的。上初中的时候,读到了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我被诗中那气势磅礴的雪景深深地震撼了。童年的时候,虽然每个冬天都以雪为伴,却从未感受到诗词中的意境,我只记得,小小的我们咔嚓咔嚓地踩着积雪,奔跑在一望无际的雪野上,去追逐那个硕大的、红彤彤的太阳,直到太阳消失在地平线上。望着遥远的西天,仿佛我们的梦也一起被带走了。太阳那粉色的、暗红的、淡紫的、青蓝色的余晖,却深深地刻印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些记忆,成为我后来从事美术教学和创作用之不竭的素材。

童年是无忧无虑的,童年的记忆是永生难忘的。占据记忆内存最多的就是吃。是的,吃的记忆才是最刻骨铭心的。

那硬邦邦的“冻秋梨”呀,现在想想还流口水呢!那年月吃不到什么时令水果。冬天,坐在热乎乎的炕头上,咬一口缓好的冻梨,冰凉凉甜咝咝的感觉,瞬间就融化了所有的烦恼。梨汁漫过口腔,伴着丝丝清凉划过食道,那种美妙的感觉是无法用文字描述的。只那么几小口,一个冻梨就被消灭了。吮吸着干瘪的梨核,久久不舍得丢掉。

童年的记忆中有鱼的味道。每年冬天,我们家都会买几次鱼,那些大大小小的江鱼,倒在地上,白花花一堆,我们姐妹四个各有分工:有选大小的,有按品种分类的。最大的鲤鱼要留着过年吃,最小的“窜丁子”用来打鱼酱,半大不小的鲫鱼可以红烧。那时候,豆油很少,用荤油炖更是超级好吃。也许是妈妈一直生活在江边的缘故,她烧鱼一绝,无论大鱼小鱼,都做得那么有味道!常常是鱼还未熟,香味就早已飘出了家门,飘到了左邻右舍家,惹得邻居家的小伙伴羡慕不已,连第二天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

童年的记忆是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的其乐融融。饭菜做好了,一家人一边聊天,一边吃着小米饭、鱼酱,妈妈包的饭包是童年最美的大餐,怎么就那么香啊!

童年的快乐是简单的,无需高档玩具,更无需美味佳肴。家家的日子都过得紧紧巴巴的,但到了冬天,我还是盼着过年,盼着妈妈做的新鞋子,盼着只有过年时才能穿上的新衣服。

童年的冬天就是年的味道,是新衣服,是红对联,是鞭炮的噼啪作响,是小伙伴们打着灯笼走家串户的问候,是锣鼓喧天的大秧歌……日子在盼望中悄然滑过,我们也在盼望中一天天长大。

那些童年的趣事、童年的快乐以及令人垂涎欲滴的味道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并将温暖我的余生。

不老的时光行走的花

——写给93岁的老太君张瑛老妈

拍下一张老太的照片我暗自窃喜:今天我有大片了!你不服气的说:你有谁没有啊?镜头里分明是我举起镜头的瞬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于是,我们成了忘年之交!时光定格在老道外街拍的那一刻,偶遇竟成了相逢:你是“90”后,我是60后。您年长了我整整40多年,于是,我便成了“年轻”的我。

然而,年轻的我追不上你奔走的步伐,爬高墙攀站台成了你的强项,于是,哈尔滨周边42个老火车站定格在你的镜头里,这其中有冬日的风雪、夏天的泥泞,也有春寒的料峭、秋霜的萧瑟,尽管如此,都没阻挡你拍照的热情,因为你知道:再不拍就都拆了,于是,镜头里有了老哈站、成高子站的沧桑。也有了一次令人唏嘘的影展。

您穿行于人海、行走于大街小巷,不为遛弯只为找寻那段历史……于是,哥特式、拜占庭式的建筑——十四个外国领事馆,聚焦在您的镜头里。您说:这是东方小巴黎的名片,更是一段百年历史的见证。

如今,您手持相机步入高等学府、深入校史馆、记录校园文化。你说:要记录文明。国家发展离不开教育,家乡振兴更离不开这些寒窗苦读的学子!带着这样一份情怀、带着这样一份担当你不辞辛苦!

您是孩子们眼中可爱、可敬的老奶奶,您是我们眼里的老妈妈,您是摄影人眼里的精神领袖!93岁的您与霁虹桥同龄与文庙同庚,您是不老的神话!即便老了时光、苍老了这桥、这庙!您还是年轻的模样,因为,您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您禹禹独行脚步坚定执着!您笑容爽朗孩子般的纯净!您有孩子般的任性!也有孩子般的好奇,您对生活充满热情又对自然充满敬畏!您无欲无求活得坦然自在!您用半个世纪记录您的所见所闻……20万张照片:记录着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记录着生活的苦辣酸甜与时代变迁!

这里是你释放青春、挥洒过汗水的城市,照片中有城市的繁华、有大自然的秀美,有欧式建筑风情、有民族风的老建筑。你用方寸之间记录梦想,用数不清的步伐丈量信念!

您是平凡的!让多少人自愧不如!

您是无私的!又让多少贪官污吏汗颜!您用信念诠释党员的爱与阳光,责任与担当!

您是可爱的——老太君!令多少爱生活的人追随!

您是摄影人的!又让多少志同道合的人坚定前行的方向!

“做人当学老太君:爱生活,爱家人也爱自己,做事当学老太君惜时间、重承诺、敢担当!”

您如一盏灯点亮了自己也照亮了别人;您如一个智者步履匆匆永远向前!您更是一个真实的自己,活出了自己的精彩、过出了自己的模样!

您如一朵行走在时光里的花:一路芬芳一路歌!

·曹云波摄影作品·

我爱你中国

热爱

冲刺

趣味课堂

啦啦队员

往期回顾WANGQIHUIGU

抗击疫情诗词三首作者/马国琳孙洪彦门海玲朗诵/曹云波

诗词陈首儒诗词五首作者/陈首儒朗诵/曹云波

散文真英雄作者/曹云波朗诵/水墨丹青

散文家乡小岭四季风/曹云波

宣传片暖制作/邢丽旸(视频)

诗歌爱的集结作者/王亚玲朗诵/梁雪

顾问

关伯阳(文化学者、金史专家)

韩兴贵(知名作家、著名诗人)

主编

刘忠学(哈尔滨市阿城区作家协会主席)

副主编

袁富海(哈尔滨市阿城区作家协会秘书长)

编辑

钟雪媛(哈尔滨市阿城区作家协会会员)

金源文学网刊编辑部

主编:刘忠学

副主编:袁富海

投稿信箱:jinyuanzz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jsth/7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