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佛说:“如心动则人妄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心妄动,则情绪生。如果你控制不了情绪,就一定会被情绪吞噬,带来诸般痛苦。

所以说,情绪,就是你的心魔。管好你的情绪,才能过好你的一生!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你的情绪

《坛经》有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一念悲,则万物皆悲;一念喜,则万事同喜。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情绪。

对于一个人的健康来说,看不见的情绪才是最为重要的。

一个人,即使每天山珍海味,各种保养,如果他整日处在愤怒、悲伤的情绪之下,那么,他的健康状况,往往也会是不容乐观的。

反之,即使一个人粗茶淡饭,但是他心境坦然,不忧愁,不计较,那么,他的健康状况,往往也会是不错的。

外界的保养,只是辅助罢了。一个人真正的养生,需要从自己的内心开始。

只有把自己的心养好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个人对自己最大的仁慈,就是管理好自己的坏情绪,不让自己处于消极、负面的情绪之中,让自己时刻处于积极美好的情绪之中,如此,才是对自己最大的善待。

“一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名医。”

情绪的力量,有时候,比医生的力量更大。

一个心中满是负面情绪的人,即使外界亮如白昼,也丝毫照不亮内心的黑暗。

人在愤怒的时候,会失去理智;人在悲伤的时候,容易冲动。不论贫穷富贵,谁也抵挡不住情绪的侵略。

所以佛家常说:“向外做功夫,总是痴顽汉。”

真正的智者,懂得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苏东坡仕途坎坷,曾被贬到一处贫穷落后的海岛,连个大夫都没有。但他却从不忧郁,而是笑谈道:“京城有多少病人命丧于医师之手啊,我太庆幸这里没有大夫了。”

所以,历经人生起落的苏轼,依旧能活得豁达自在。

人生在世,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是一生最好的修行!

2

控制情绪,就是控制你的心魔

《菜根谭》中说:“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魔退听。”

一切情绪,皆由心魔起。降服自己的心,则群魔退,情绪自然稳定。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当时感觉怒不可遏,甚至非要与对方一较高下不可。

其实,等到自己冷静下来的时候,再去反省当初那件事,会猛然发觉,自己当初的情绪、行为是有多傻。

一个人,不管多有智慧,一旦被他自己的情绪所控制住了,那么,他的智商,就会瞬间降低。

《孙子兵法》中说:“将帅有五种致命弱点,其中一条,就是受不得侮辱,急躁暴怒。”

一个人,一旦受到侮辱,便怒不可遏,不去理智的看待问题,那么,他就很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很多时候,事情本来就不大,是我们的情绪反应过于激烈,把本来是微不足道的事情,无意之间放大了。

当我们盲目地把小事情当作大事来处理,反应过激的时候,那么,我们很可能会让自己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情绪,有时候是会欺骗我们的。

被情绪控制,你就是情绪的奴隶;控制情绪,才不会痛苦烦恼。

一个情绪不稳的人,人生注定是悲哀的。

六祖惠能大师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生的烦恼痛苦,都是由自己内心产生的。情绪越失控,心魔就越兴奋。

所以说,你就是你的世界,你所想到的,就是你会经历到的。世上本无事,看开了,你就不会痛苦了!

你的情绪,影响着你的气场。你的情绪,就是你的一生!

3

情绪好了,一切都好了!

佛门中有句话,叫:“心无挂碍,无有恐怖。”

意思就是说内心波澜不惊,人就不会恐怖畏惧。同样的,你的情绪好了,人就不会受伤。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就是改变自己的命运!

曾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有三个乞丐在一起聊天。

一个乞丐说:“你们看,我有十二只碗,我可以每天换着用,心情好的话用好碗;心情不好了就用坏碗,你们看我多富有!”

第二个乞丐就说:“你这算什么!我有十二张草席,我想铺几张就铺几张,这才是真正的富有!”

第三个乞丐是个跛子,他小声说:“我没有那么富有,但我可是断了腿的,试问,有谁能比一个断了腿的乞丐更富有呢?”

话音刚落,一个妇人路过,看着瘸腿的乞丐心生怜悯,往他的身旁丢下钱财后走了。只要换一个想法,瘸腿就不一定是坏事。所以,这世间的烦恼,都只存在于自己的不良情绪中。

《坛经》告诉我们:“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是佛。”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

每年花开时节,我邀约朋友来家共赏。赏花只让识花人。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mpchecktextcontenteditable="false"=""mpchecktext=""我们有时在露天,有时搬到客厅,有时搬进阳光房,轻松音乐,焚香品茗,谈天说地;瓜果佐酒,漫论诗书。用一位作家朋友说的话,“醉里挑灯看花”,是有意思的事:等待羞涩的美人,在在千呼万喚中,一点一点地展现它的秀色。未开放时绛紫色我他。赏昙花能让人变得清明与宁静。如果地球与宇宙相比,地球只是“太平洋上的一粒沙”。昙花虽然弾指芳华,轰轰烈烈,但也是刹那美丽,瞬间永恒!人心”。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asA减。

人的情绪是能转换的,情绪一变,万事皆不同。

有位哲人说:“快乐是在心里,不假外求,内心湛然,则无往而不乐。”

当你的心中是快乐的,那你的人生就一定是一顺百顺的!

来源: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王阳明简介)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和军事家。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谥文成。有《王文成公全书》传世。

王阳明一生坎坷,历经磨难,但崇德尚义,文韬武略,成就卓著,尤其是他创立的“心学”体系,在明以后思想界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也因此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儒学集大成者孟子、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并称为“孔孟朱王”。其学术流传至今,堪称学界巨擘、“百世之师”。清代名士王士祯称赞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绝顶”,为“明第一流人物”。

想了解更多

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10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