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www.zykyhs.com/m/

问渠

咏竹

宋代·袁燮

此君林下静无尘,

苗裔生来便逸群。

头角崭然圆玉峙,

养成直节要凌云。

问渠文学社竹筠诗社活动记事

年11月10日,这是一个值得记念并回味的日子。平日里只闻其笔名、诗作,不见其真容的的“竹筠诗社”成员,今日悟言一室,促膝长谈,歌以咏志,幸甚至哉!

1

2

3

老师寄语

作为诗社顾问的韩冬老师以独特的、诙谐幽默的语言介绍了诗社中的几项规定以及对诗社未来的展望。老师提到,目前诗社的主力在高二,待到高二升入高三,以至于毕业之后,必定会在“传帮带”中,将诗社的文化传承交付给下一届。这是诗社中每一位成员的责任和使命,“竹筠诗社”应“社”如“竹筠”,根植沃土,叶摩云霄,而不是昙花一现,煊赫一时。

社员交流

皓齿丹唇吞寰宇,诗情画意慕谪仙。镜心、忆玖、凛蝶、楠嘉、宁归……一个个熟悉的笔名被报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从人群中浮现……社员们就“古体诗”和“现代诗”的创作经历与经验进行交流。社长忆玖和大家探讨关于古诗创作的平仄韵律问题;社长镜心与大家分享了自己未按词谱写词而遭挫的趣事以及自己对于“竹筠”二字的理解。离火拭春暮和大家介绍了自己写的第一首诗以及自己笔名的来历。晚萤则针对诗社的活动有了新的提案。同学们的话语之中,有泰戈尔的《飞鸟集》,有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亦有冰心、李白、温庭筠等名人名篇……听此言,闻此论,而每一位社员,也志如“竹筠”,坚定自己爱诗之心,坚守自己创作之志。

1

2

1

2

老师寄语

指针在诗词歌赋中转动,时间在诗情画意中流动。聚时虽短,收益颇丰。本次活动在夜幕中按下“暂停键”。诗社发起者吴昊昱老师对本次活动作了简短的总结并予以期望。昊昱老师提到,诗社不会“销声”,因为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与彼此的作品见面;诗社不会“匿迹”,不论是现任成员,抑或是已毕业的诗友,都不会忘记这片心中的归属之地。诗作是心与文字碰撞的产物,只要有思有感,有情有义,就不会放弃对写诗的追求与登攀。同时,老师提出“诗社文化”宗旨:作为诗友,我们要在保有自己创作风格的基础上,彼此学习,彼此借鉴,彼此成就,从而让每一个社员都能快速成长,更能使“竹筠诗社”代代承传。

诗社简介

一篇诗作,可以映射诗人的品性与追求,更可以为社会、时代发声。我们回首创社初衷,展望诗意未来。

“竹筠诗社”的前身为“呓梦阁”,曾只是原高一十六班内部诗社。这源于镜心一首藏头诗,燃起了忆玖寻找更多诗友、组建诗社的热情。在指导老师吴昊昱的支持鼓励下,诗歌爱好者踊跃参与,“呓梦阁”很快由两个人发展到十余人。随之,诗社之名传播于一个楼层、整个年级,远播至新高一同学群。一个个诗友的加入,让我们心潮澎湃、信心满满,于是重整行囊,以“呓梦阁”更名“竹筠诗社”为发端,正式成立新诗社,同时并入“问渠文学社”。吴昊昱老师设计、诗友无解绘制了含义深刻的社徽“问渠”;镜心整理了诗友名单,并以“魔法信”的形式将社徽、名片、入社通知送到了各位诗友手中;忆玖整理了过往作品,两位老师将其发表至“三吴大语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10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