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课题申报需要知道的100个问题与26
社科课题申报——必须回答的个问题 第一部分了解国家社科基金及申报准备工作 1.社科基金与自己的学术生涯的有何关系? 2.申报各类社科基金有什么益处? 3.普通大学高校老师,能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吗? 4.普通大学的普通老师也有“竞争优势”吗? 5.如何把“竞争劣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6.为什么要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准备课题申报? 7.指南发布前如何准备? 8.怎么更好地撰写申报书? 9.为什么要好好给申报书挑毛病? 10.申报书和活页有哪些撰写技巧? 第二部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选题策略 11.选题,选的是什么? 12.选题为什么要置于国家现实或者理论问题层面讨论? 13.怎样提升选题高度? 14.怎样看待学科热点和焦点话题? 15.如何寻找热点、焦点和难点? 16.除了追热点,还有哪些选题方法? 17.如何定位科研方向? 18.怎样让自己的研究被观注? 19.如何提前布局申报选题方向? 20.选题为什么切忌太大、太小或太玄? 第三部分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名称拟写技巧 21.如何让申报题目简单明了? 22.申报题目怎样显得明确、明快? 23.题目如何做到简明扼要? 24.题目中如何体现研究要点? 25.题目的字数有要求吗? 26.题目中应突出研究目的吗? 27.题目中要明确研究对象吗? 28.题目中需点明研究方法吗? 29.题目中要体现新颖前沿吗? 30.写标题的好方法——格式?套路?模板? 31.如何在题目中体现创新点? 第四部分写好文献述评的方式方法 32.如何理解“国内外”文献述评? 33.如何理解“学术史”? 34.如何理解“相关研究”? 35.如何理解“研究动态”? 36.如何做到“述评结合”? 37.如何做到“中外结合”? 38.如何做到“新老结合”? 39.如何做到“大小结合”? 40.如何做到“他我结合”? 41.文献述评如何写? 42.中文外文文献怎么区分? 43.文献述评的常见误区? 第五部分独到价值的表述策略 44.如何理解独到价值的“相对已有研究”? 45.如何理解独到价值的“独到”? 46.如何理解独到价值的“学术价值”? 47.如何理解独到价值的“应用价值”? 48.怎么写“相对于已有研究”? 49.怎么写好“独到”? 50.何写好独特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51.如何写出稳准狠的独到价值? 52.怎样写“相对于已经立项项目的新进展”? 第六部分研究内容的撰写思路 53.什么是研究对象? 54.为什么研究对象必须唯一? 55.研究对象表述必须清晰吗? 56.研究对象概念表述不混淆怎么办? 57.研究对象写作“少就是多”? 58.总体框架怎么写? 59.总体框架写作时画总体设计图吗? 60.研究框架撰写的原则是什么? 61.重点难点是什么? 62.重点难点应该怎么写呢? 63.主要目标怎么写? 64.主要目标应该怎么写? 第七部分“思路方法”的写作技巧 65.什么是基本思路? 66.基本思路是不是技术路线图? 67.如何画技术路线图? 68.需要写具体研究方法吗? 69.怎样写好具体研究方法? 70.怎么写研究计划? 71.怎么写研究可行性? 第八部分创新之处、预期成果和参考文献 72.创新之处是什么? 73.学术思想的特色与创新怎么写? 74.学术观点的特色与创新怎么写? 75.研究方法的特色与创新怎么写? 76.创新之处写作的细节问题 77.预期成果的形式? 78.预期成果的使用去向? 79.成果的预期社会效益怎么写? 80.参考文献怎么写? 第九部分研究基础和条件保障 81.如何理解申报书的学术简历? 82.申报书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团队成员? 83.课题负责人学术简历怎么写? 84.课题负责人的学术兼职怎么写? 85.相关研究领域学术积累和贡献怎么写? 86.研究基础和学术积累重合吗? 87.申报书要求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怎么找? 88.前期成果核心观点怎么写? 89.前期成果的社会评价怎么写? 90.已承担项目怎么写? 91.与已承担项目或博士论文的关系怎么写? 92.条件保障怎么写? 第十部分申报书润色过程中细节问题 93.封面与标题的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94.什么要认真阅读填写说明、注意事项? 95.申报书数据表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96.申报书表二和表三的文本格式如何统一? 97.校对和打印细节是怎样? 98.国家社科基金评审的进度是否可以查询? 99.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公示之后还有什么程序? .什么时候结项会比较好? 条社科课题申报经验 1.没有国家基金项目,职称晋升就会受限、职务提升就会受到影响、科研经费无处着落。 2.自从拿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见了领导,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上楼也有劲儿了。 3.社科基金与科研是密切相关的,是学术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 4.申报项目可以让我们更加系统、更加深入的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和问题。 5.项目经费可以用来购买自己研究生涯中所需要的图书、数据、设备和各类服务。 6.拿下国家社科基金,学校还会给予配套资金来支持老师们做研究、发绩效。 7.基本功做不好,妄谈申请书的填报技巧或润色技巧,其实是没有用的 8.普通大学高校老师,能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吗?当然能! 9.虽然没有绝对的公平,但国家社科基金的公平程度依然是最高的。 10.普通老师要想办法把自己非常普通这一竞争弱势,转变为竞争优势。 11.立足自己所在的省市、高校和专业寻找一个独一无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选题。 12.不要心存侥幸,要用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准备课题申报。 13.不要等到每年12月份指南发布之后再去集中两个月时间精力去写申报书,真的来不及。 14.申报书中的一些内容必须要放在前期准备好:①文献综述。②前期成果。③团队成员。 15.综述难写,是因为在填申报书之前没有对这个话题进行过相对比较系统和比较深入的研究。 16.很多朋友的选题都不错,但是,缺乏相关的前期研究成果。 17.准备前期成果的时候就需要梳理文献,梳理文献的过程也可以形成前期成果。 18.有些东西是临阵磨枪磨不来的。 19.青年课题的成员要求都得是青年,普通课题的成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得和研究的课题相关。 20.别人偷不走你的选题,你喜欢的选题,别人可能压根就不喜欢,喜欢也未必最擅长。 21.一定要把自己的选题和申报书拿出来,跟好朋友讨论,让同事、专家、亲朋好友提意见、提建议。 22.不应该怕别人笑话你的申报书,而是应该怕他们不说实话,搪塞你一下,说写的挺好的。 23.自己申报书放在自己眼里,已经发现不了问题和瑕疵了,必须拿给别人看。 24.要早点动手,选题的时候要跟人讨论,确定题目的时候要跟人讨论,写完了之后也要跟人讨论。 25.用短短的字告诉评审专家:我是谁,我要研究什么课题,为什么这个课题我能做好? 26.每一个字都有它的分量和价值,每一句话都值得精雕细琢,每一段话都要有它明确传达的意思。 27.问一下自己:如果我是评委老师,我会怎么看待这份申报书? 28.要搞清楚申报书和活页的各个部分,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撰写的原则是什么,应该注意的技巧是什么。 29.要想写好申报书,就必须付出大量的心血、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去练习。 30.一年搞定社科基金不是什么天方夜谭的事情,毕竟有那么多普通老师的确是一年之内就搞定的。 31.选题选的是最近(今后)一两年、三五年乃至十余年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不是心血来潮。 32.真正的好选题,绝不是三两个月就能搞定的,而是在我们整个的学术生涯中,不停思考和探索中发现的。 33.自己领域里的那些大咖专家,几十年都是在做同一个大选题。 34.必须非常清楚我们在自己的学科体系内,适合什么、擅长什么、能够做成什么? 35.为了自己下一步申报成功这个选题,我们应该再积累些什么样的前期成果? 36.选题事实上完全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表现。请从现在开始就思考选题吧。 37.选题,往大了说是国家、社会面临的问题和难题,往小了说是学科面临的焦点课题。 38.要把国家面临的问题难题,跟自己真正擅长研究的领域结合起来。 39.申报国家社科基金,应该做到政治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家国情怀强烈。 40.把过去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从人民网或者新华网上下载打印出来,一边读,一边把重点关键词画出来。 41.国家关心的问题,也值得各个学科的大学老师关心。 42.选题指南是风向标,是指南针,是坐标系。 43.不需要一字不落的照搬照抄指南选题,但选题精神和选题思想需要紧紧扣指南。 44.要在指南给定的选题框架下,继续细化和具化。 45.把过去三到五年的选题指南和立项项目都找出来,看一遍。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46.去知网上看自己这个领域的核心期刊、C刊和权威期刊以及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 47.多去参加自己领域的学术会议。那些发表重量级主题演讲的人的研究兴趣,能够反应本领域的热点。 48.选题不能离自己的前期成果太远,太远了的话,自己发表的那些C刊和SSCI期刊都用不上。 49.头脑风暴聊选题,不要忘了录音或者做笔记,尤其是把关键的概念、关键的思路和学术思维火花记下来。 50.要把自己最擅长、最有特色的资源和能力拿来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让别人觉得这件事非你莫属。 51.申请国家社科基金其实就是在向评审专家们销售自己,就是要让专家对我们形成印象、形成认可。 52.区域特色、民族特色、行业特色、学校特色等,都可以变成自己的优势资源。 53.学科中哪些概念不太容易成为昙花一现的概念?哪些概念可以够自己研究三五年甚至十几年? 54.怎样让自己的研究被学界业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11551.html
- 上一篇文章: 知食小菜谱谁说昙花只能观赏配梨蒸煮也
- 下一篇文章: 祝英台近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