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

让中国在年开启了一场大规模的在家远程办公,

随着时间的推移,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员工可以开始正常的通勤上班,

智慧办公这种非常之举还会继续下去吗?

在线调查:近六成企业在家办公

3月初,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分析研究中心和界面商学院联合发起的《企业健康复工与经营情况调查》显示,约六成企业经营情况状况良好,其最大的共性是通过在家办公和在线办公,维持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疫情对经济造成了冲击,但企业总体用工情况稳定:

54.6%的企业表示将维持当前用工人数不变,

23.6%的企业甚至有意扩大人员规模,

计划裁员10%和10-30%的企业分别仅为6.4%和7.5%。

尽管如此,半数企业(49.9%)认为当前最大的困难是“员工返岗”,相对于担忧现金流和融资(41.9%),更多企业为“缺人”忧心,这也凸显了“人”在企业复工复产中的重要性。对于复工时间,抽样企业中,预计80%都在3月15日之前复工。

疫情期间企业员工还使用了钉钉等各类在线办公软件的诸多功能。据钉钉最新提供的数据,目前全国多万家企业组织、近2亿人通过钉钉在线办公、安全复工;万名老师、万个班级、1.2亿学生在钉钉平台上课;20多个省份使用钉钉复工平台,组织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

此次抗疫中,全民在线办公、在家办公的顺利展开,让企业家看到了企业数字化的重要性和巨大价值。超过七成的企业在调查中表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抗疫意义重大,疫后将加大数字化投入。

11.5%的企业“计划减少办公场所租赁;

22.8%的企业“计划增加采购视频会议等数字化工具”;37.7%的企业“有意调整组织架构和考核制度,以适应在家办公、在线办公新趋势”。

海外观察:在家办公渐成趋势,政府外力助推

在家办公,或更广泛意义上的远程办公(remotework),是指在正常的组织空间和时间范围之外进行的组织工作。

尽管在家办公可能会带来生活与工作界限的模糊等问题,但年美国盖洛普(Gallup)的一项民意调查报告称,43%的美国雇员偶尔远程工作,相比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

年发布的美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5.2%的美国雇员(万)完全在家工作,而且远程办公的人中位收入更高。

英国国家统计局年第一季度调查也显示,英国有13.6%的雇员在家办公,其中5.5%全职在家办公,8.2%以在家办公为基础,时而出门会见客户。

连续七年发布全球最佳远程办公公司榜单的美国招聘网站Flexjobs也发现,近年来不仅公司招聘远程办公的职位数有增长,并且远程办公职位的种类也有所增加。

医疗保健和计算机/IT仍然是对远程办公最友好的行业,而教育行业的远程就业机会也持续增长,其他行业包括销售和客户服务以及商业、会计和金融领域等。

从宏观层面看,“在家办公”不仅可以缓解城市拥堵,减少空气污染,还能通过“职住分离”减轻员工的住房负担,促使房价回归合理水平,由于这种“正外部性”,政府应出台持续化的扶持政策助推在家办公的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为促进在家办公发展,国外各级政府出台过有关政策来帮助企业和雇员减少在家办公的困难,享受在家办公的好处。

年6月,马萨诸塞州提议通过给人们在家工作提供美元的税收抵免来减少通勤流量。根据这项提案,雇主将为每一名远程办公或以其他方式工作的员工获得美元的税收抵免,雇主的税收抵免额度上限为万美元。考虑到在家办公有助于为偏远地区带来资金和人才。

年5月,美国佛蒙特州宣布每年将为数十人提供每人1万美元的赠款用于工作和生活支出,鼓励来自外州的人搬到此地在家办公,继续为州外的雇主服务。

政策思考:从阶段性帮扶走向持续性支持

为扶持企业有序复工和稳定就业,国内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在疫情期间推出政策鼓励和支持在家办公及在线办公的发展。

2月19日,工信部提出支持运用云计算大力推动企业上云,重点推行远程办公、居家办公、视频会议、网上培训、协同研发和电子商务等在线工作方式。

与此同时,以北上广为代表的一线城市推出了这些举措:

上海

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进一步鼓励应用和支持培育新型云计算产品和服务,包括动员部分云服务厂商免费开放云服务资源、最高补贴金额万支持企业培育新产品新模式、给予专项政策支持加快推动“企业上云”等内容。

北京

北京经信委提出,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采购远程办公、视频会议、法律咨询、在线检测、网络销售等指定服务产品的,对每家企业给予不超过合同额50%的补贴,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

广州

在广州,为帮助企业“无接触”安全复工复产,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联合钉钉,向企业免费派发1万份智能硬件。目前北京、河南、湖北等地的政府职能部门也已陆续跟进,将本地安全复工复产和企业数字化提升行动衔接起来。

不过,这些做法只是在疫情期间的阶段性帮扶措施,为了进一步助推在家办公、在线办公的发展,政府应该从税费减免、法律保障和职业培训等方面,对在线办公相关产业链公司以及实施在家办公的企业给予持续性支持。

远程工具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IBM就开始在员工家里设立“远程工作站”。年前后的数据统计显示,IBM有将近40%的雇员都是在家办公一族。随着国内企业数字化程度提升,移动办公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据华泰证券研究所和海比研究数据显示,年、年国内移动办公市场规模分别为53.7亿元、.4亿元,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3亿元。

特殊时期,“宅”经济却加深了人们对“远程”的认识和体会。参考十七年前的非典疫情,推动了电商崛起,实践证明,新冠病毒影响下,远程工具在已经成熟的互联网生态的基础上不断迭代更新。疫情过后,大量企业将进一步加速自身的可移动、分布式办公改造速度,随着远程办公软件的逐渐完善和成熟,远程办公也将逐渐成为一种常规的办公方式。

不过难点在于,远程工具的发展趋势下,企业如何避免昙花一现,走的更远?

许多远程办公平台致力于打造全生态的企业办公环境,帮助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提供基础办公软件,还分行业分市场针对性引入生态圈IT能力,比如制造业,有自己的产业特点,行业软件也要匹配制造生产。

未来还应该深度融合智能语音和网络视频、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等技术,完善和优化已有功能基础上,满足更多人和更多企业的个性化办公需求;而对于在线教育,企业可围绕“工具”和“内容”两方面做好深度创新,即提供更能满足学生需求的个性化教学内容和满足教师个性化教学需求的智慧化教育工具。

智慧办公,绝不是昙花一现,更是大势所趋。

在即将到来的第届展会上,CSF文化会策划了以“智慧办公,引领未来”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前瞻性的行业话题将引爆办公设备产业最新发展趋势,和众多文化行业从业者讨论新技术、新科技、新业态给现代办公、智慧办公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不仅为企业的个性化需求答疑解惑,更切实提升企业的创业能力和公司运营效率,深挖用户需求,不断打造更多定制化的办公服务解决方案,为文化用品企业带来新突破。

CSF中国文化会

新高度造就新挑战

年6月9日-11日

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E1-E6馆

第届中国文化用品商品交易会

邀您探索文具新零售的发展与未来,

携手共襄行业盛举!

-

-

-

-

-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更多展会资讯,

请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5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