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北京中科在行动 https://js.qq.com/a/20180531/031092.htm

这篇短文,首发于“即刻”平台。

所以。

我建议平台增加一个圈子。叫:“理智搞钱人”??

「我更相信厚积薄发,而不是昙花一现。」

早上,回复了一个多年前做媒体时认识的朋友。或者说商业合作中的半个同行。

当年,我是媒体机构运营总监,他开营销策划公司。近几年转型做金融投资,可以看到他之前发的内容,还是很用心在做的。

后来又进化到做资本上市,简单说就是帮公司找钱。

前段时间重新联系,到茶馆聊了下。当天就带着我去他的几个朋友公司了解他们在做什么。

肉眼可见的就是,他们在聊搞钱。搞钱。搞钱。很是热闹。羡慕。

他的语速很快,性格比较急躁。那天过后,几次都催促我要资源变现。

让我盘点我厦大的同学,交大的同学名单。甚至叫我发给他。

这么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事情,我很少干。

于是我回复他:“厦大上课是年的事情,时间比较久。已经没有名单了。交大还没毕业,同学们也不知道我是做这块的。显得唐突。”

几次沟通下来,我想我的态度表达应该很明显。另外也表达了,如果让我转型做金融,资本,投资这个行业。我需要时间学习。

但是他还是时不时发来催促我的消息。有时候问我:“在厦门吗?”我都没想好怎么回。

但是,一个老朋友。不正式回复,又显得不尊重。于是,我今天很正式的表达了,如下。

“X总,我在厦门。但是我认为如果只是资源对接,不是聚焦某个项目去开展工作,没有立项去进行合作的话,会比较散,不知道重点。我也没想清楚该怎么配合你的步调。

另外,我们每个人的工作背景,知识体系,都不同,我们也都有自己的工作节奏。甚至你有你的人设,我有我的人设。不能轻易去打破这种给外界的东西。

如果要做,也是该等待适合的契机。或者遇到需求,再专人专事去立项。

我和您的阶段不同,我目前还在谋生阶段,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了解调查我的同学们是否有这块的需求。或者,可能他们都比我懂。

当然我也在学习,我正在抓紧时间补,但是欲速则不达。我觉得没有想清楚就出击的话,对我的资源圈来说,会很莫名其妙,这对双方也都是一种伤害。所以,希望希望理解我的顾虑。”

最后我还表达了感谢。

他回复说:“收到。你行的。合作也是互补。”

合作当然是互补,但这个的前提是咱们做的是同一件事情。世界这么大,每个人在做的事情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安身立命的事业。

“我只能凭我从XXX(集团名称,当年他认识我的平台)出来后的几年经验去做比较适合的工作。毕竟媒体大势已去。

结合后面几年的电商运营和品牌操盘经验,我目前是在做一个朋友公司的远程品牌运营顾问,也有些日常工作要做。但是时间和地点,相对来说比较自由,也有些时间可以学习。

所以,我近期会需要沉淀一段时间。因为品牌营销和运营的领域,也是更替变换很快。以后有机会,还是可以多交流。我更相信厚积薄发,而不是昙花一现。”

我这么一发,我相信他应该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了。

因为我实在不喜欢,不停的跳来跳去,去做那些短期看似热闹的项目。

早上我在即刻分享了一段话。这确实就是我的价值观。

“真正能成事的人,一定不会在朋友圈里咋咋呼呼,大张旗鼓。今天一个广告,明天一个活动。他们会发的可能是一只蝴蝶,一朵花,只有世界的新奇才值得被记录。

大多数时间,他们在沉潜,摸索,思考。或者蹲守即刻寻找比自己更优秀的思想,更优质的对手。学习,进化,默默强大。”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其他人的节奏带跑偏吧。

我是海星。

一个干了7年媒体,8年电商品牌运营的人。

一个喜欢傻笑,追求大脑性感的人。

配图:淳朴的拙作。

作画者:海星。

美术指导:杨波老师。

很辣的朱莉

意念点赞和物质点赞都接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