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

昙花〔昙tán〕,原产热带美洲,是属于仙人掌科的一种肉质植物。老枝圆柱形,而新枝扁平、绿色,呈叶状。其花从叶状枝生出,大型、白色、暗香,夜间开放,数小时便萎谢,所以有“昙花一现”的说法。

另一说,“昙花一现”的昙花,不是上述的那一种,而是产于印度的另一种。这种昙花,枝髙丈余,叶长半尺,叶端尖形;雌雄异花,隐藏在花托里,因此常被误认为隐花植物。它的名称,古时音译作“优昙钵罗”或“乌昙跋罗”,简作“优昙钵”或“优昙花”,也有称作“优钵昙花”的。(例如苏东坡《赠潇涧信长老》诗:“优钵昙花岂有花,问师此曲唱谁家?”)原名如按意译,则是“瑞应”、“灵异”或“灵瑞”的意思。还有人认为它就是“无花果”。(例如李时珍《本草纲目?果部》,“无花果,即广东所谓优昙钵。”)

优昙钵,从多数记载看来,其实并非无花,也非隐花,不过它的花不易被人见到,因而产生了一些神异的传说,并且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

《慧珠音义》:“优昙,正音‘乌昙跋罗’,此云祥瑞、灵异。”

《妙法莲花经》:“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法华文句》:“优昙花者,此云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转轮王出世。”

《玄应音义》:“乌昙跋罗花,旧言优昙波罗花。叶如梨;果大似拳,其味甘,无花而结实,或有花而难值,故经中以喻稀有者也。”

《慧苑音义》:“乌昙花,此云稀有也。此花多时乃一开也。”

此外,《南史》也有“优昙花乃佛瑞应,三千年一现”等语。

可见,“昙花一现”这个成语,来自佛教传说,本是形容难得出现的意思,后多用以比喻刚一出现就迅速消逝的人或事物。

《学成语知典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