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青年汽车,相信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青年生产的尼奥普兰客车。当年青年汽车将尼奥普兰技术引进,开始对其进行国产化,因此青年客车风靡了大江南北。但是你知道青年还生产过卡车产品吗?

年8月,青年汽车集团与德国曼公司合作,开始了曼卡在中国的本地化组装生产。经过几年曲折的发展,青年曼惨淡的销售数字令其逐渐销声匿迹。

青年曼卡小编见过的次数屈指可数,这次很幸运的能够近距离接触这款车。从外观上看这辆车应该是常年停放在这里,没有进行保养。在历经无数的风吹雨淋后,现已锈迹斑斑。

青年曼卡的驾驶室是引进曼F的技术,外形与曼F差别不大,不过这辆车的驾驶室不是原装的了,而是经过国产简化过的。驾驶室的中网和遮阳板保持了F的风格,而且有YOUNGMAN的字样,车顶上的青年曼卡四个大字非常醒目,说明青年非常注重品牌文化。

保险杠也继承着曼F的风格,将车牌放置处翻开,拖车钩便显露出来。因为这是一款高位保险杠,所以底部只有一层踏板,青年曼另有低位保险杠版本,底部踏板多出一层。车灯沿袭了曼F的设计,采用了普通的组合式灯,易于维护,成本较低。

支撑前围面板的液压挺杆已损坏,小编只好一边抬着面板一边拍照。从照片上不难看出,这辆车的管路布置有点杂乱无章。该车驾驶室采用四点式弹簧减震,舒适度一般。

车门开启角度接近90°,有利于驾驶员登车。驾驶室内配备的气囊座椅,有多种调节方式。座椅的包装没有完全除去,说明这辆车没有运行很长时间。

该车安装了曼的两幅方向盘,经典MANLOGO位于方向盘正中央。真的是原汁原味的曼F内饰,内饰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灰尘,能看得出这辆车已经长时间没动了。

该车搭载了采埃孚(ZF)16速变速箱,拥有16个前进挡位和2个倒挡,且带有同步器,挡把的高度适中,挂挡比较方便。

驾驶室内有两个卧铺,且都有防护栏,美中不足的是卧铺太硬,舒适度不够。车内储物空间非常丰富,这正是得益于F的高顶驾驶室。

青年曼将空滤进行了高位安装,而德国曼F牵引车的空滤是低位的,即位于驾驶室下方。后面这根黑色的加注管是用来加注雨刮水的。

青年曼的发动机包围比较严实,后面的电气路接口别具一格,都是从发动机罩的内侧延伸出来的。

该车采用的是德国曼D发动机,可以输出匹的马力,这在当时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大马力了。

前后桥均使用MAN车桥,制动形式为前盘后鼓。原厂配备的米其林真空轮胎,花纹很深,成色新。

变速箱这里有一个很好的细节小编不得不说一下,变速箱上面的吊架带有缓冲胶,能够有效的减少颠簸路段对变速箱的损害。

大梁左侧布置着排气筒、气罐、电瓶和备胎。排气筒上刻有MAN的LOGO,并且安装了铝合金的梯架以及踏板。

现在卡车上常见的推力杆有I型和V型两种。I型推力杆可以防止车桥前后位移,V型推力杆不仅可以防止车桥前后位移,还能防止车桥左右方向位移,提高车辆稳定性。该车采用了V型推力杆,能够有效的防止车桥位移。

这辆车使用的是前三后五的钢板悬挂形式。而当时青年曼推出的危化品运输车和特种车辆使用的是气囊悬挂。

青年曼卡推出时走了高端路线,全车的曼技术成为了这辆车最大的卖点,但是销量比较惨淡。于是在后期降低配置,搭载了潍柴,法士特等部件重新进入市场,可是销量也是不尽如人意。

青年对卡车的营销思路类似于客车产品,但是因为用户群体及需求不同使得产品不能拥有一个好的销量,这让一辆好车逐渐的变成沧海明珠。

青年曼的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贴合市场,精准定位才是硬道理,高端路线不是那么容易走的!

往期精彩内容点击即可浏览

■冰雪天地中的电动英雄——比亚迪T8A

■奥迪推行智能能源网络房屋可给汽车充电

■国外节目实测沃尔沃自动刹车系统

更多福利

想与老路说车团队以及更多车友交流吗?欢迎您加入老路说车互动群,您只要向老路说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pzth/10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