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故事来自《百业经》的记载。

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在舍卫城中,有一婆罗门非常贫穷,以乞讨为生。

后来,这位婆罗门的妻子怀孕了,从怀孕时起,他乞讨更加困难,几乎一无所获。

怀孕九个月生下了一个男婴,他又瘦又小又丑还是个驼背,父母给他过了生日,取名小驼背。

过了几天,他母亲的奶水就枯竭了,只好用牛奶来喂养他,但没过多久,得到牛奶就变得很困难了,有一顿没一顿的,仅仅是不会死而已。这样,总算是把小驼背拉扯大了。

一天,父亲对他说:“我们家以乞讨为生,没有务农经商,你现在已经长大了,一直靠家里养你是不可能的,你应该自己去乞讨。”小驼背依父亲所教,便开始去乞讨了。

小驼背离家行乞,但不像其他乞丐那样能讨到很多食物的,他经常讨不到吃的,仅仅是维持生命不至于死掉,身体遭受如此的饥寒,内心也是异常的痛苦。

渐渐地,他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生起了很大的信心。

一天,他见到一位比丘就向比丘祈求:“我愿意在您面前出家、守持比丘戒,请求尊者开许。”

比丘问他:“你父母还健在吗?”

“在”

“如果父母在,他们有没有允许?”

“没有”

“我们释迦牟尼佛教法下的声闻必须要通过父母开许方可出家,所以你必须先去父母前请求允许。”

于是,小驼背回家祈求父母道:“我能不能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

父母心想:我们家里实在太穷了,他自己的生活也很艰难,如果他出家也许今生能得一些安乐,来世也有利益,就对他说:“你愿意出家我们也同意,只是如果你得到成就时,回来看看我们。”

于是小驼背高兴地跑到祗陀园,在那位比丘前祈求出家受戒,那位比丘摄受了他,给他剃度授戒。

刚开始几天,他与师父一起吃住生活得还可以。

一天,师父对他说:“我像一只野兽一样到处找吃的,一只野兽养另一只野兽是不可能的,最好从现在开始,你自己去化缘吧,天天养你那是不可能的。”

从此,小驼背有时与僧众一起去受供,有时独自去城里化缘,就这样在僧团中生活。但他与僧众一起受供时也经常得不到食物,其他的比丘都吃饱喝足。有时轮到他时,施主的供饭恰巧没了;有时排列到他施主突然有急事走了,回来又不供给他,接着供养下面的比丘。所有的僧人中他是最苦的。

很多比丘知道这种情况很可怜他,就去佛陀前请问:“世尊,小驼背比丘经常吃不到饭,有时后面的比丘们已经吃到了,却漏掉他,该怎么办?”

佛陀马上制定了“上面的比丘未得食前,下面的比丘不能受食”的一条戒律。尽管如此规定,但在实际中小驼背还是经常吃不到饭。有时他到城中化缘,也是经常得不到,空钵而返。

后来有两天,他去打扫佛陀的内殿都吃得很好,身体也健康起来,他就勇猛精进,断除了一切烦恼,证得了罗汉果位。虽然已是位罗汉,但仍受业报,还是有一顿没一顿的。

他想:我还是很愿意天天打扫经堂,可以生活得好一些。就又去打扫佛陀的内殿,但当天另一位比丘已经先来把殿堂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了。

他心想:“今天可能又吃不着饭了,干脆化缘去。”然后,他著衣持钵在城中四处化缘还是一无所得。

第二天,他早早地拿着扫帚很有把握地去打扫殿堂,谁知早已有位比丘把殿堂打扫干净了,他觉得在哪儿都得不到饭吃,就回住处了。

回去后听说当天附近有位大施主中午给佛陀和僧众作供养,小驼背心里有点希望,心想:到中午我可以随世尊他们一起去施主家应供。

看看时间还早,他就回房中坐禅去了。可施主因有急事提前请佛陀等去应供了,而小驼背比丘仍在坐禅又不知道。等到了中午,小驼背出来,准备随佛等一起去施主家应供,哪知供斋已结束了。这一天,他又没吃到饭。

第三天,他又是早早地拿着扫帚去打扫殿堂,又见已有比丘打扫了,心想:今天又得不到饭吃了,就回住处了。

阿难尊者知道他已是第三天没吃到饭了,就特意给他介绍一位施主:“今天中午你一定要给小驼背比丘供养。”施主爽快地答应了。

阿难又特意回到小驼背那里告诉他:“今天我已经给你介绍了施主,中午你去他家受供。”小驼背也答应了。

然而,施主又出了一件大事必须马上出门,匆匆忙忙,也忘了嘱咐家人比丘来应供的事。结果小驼背来到施主家化缘,可谁也不理他,他又没吃到饭。

阿难在城中化缘回来,听说小驼背罗汉又没吃到饭,心生怜悯去安慰他:“你不要担心,明天我好好供养你。”

第四天早上,阿难尊者手持两个钵到城中化缘去了,化到满满的两钵,一钵自己吃了,另一钵准备带给小驼背比丘。

到祗陀林时,结果来了很多恶狗抢吃钵里的饭,阿难想尽办法也没能对付,只剩空钵。阿难尊者想:再去化吧。赶回来已过午了,下午罗汉不管怎样都不会吃的。这样,小驼背又没吃到饭。

目犍连尊者听说小驼背罗汉已经是四天没吃饭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就想去给他化缘。

第五天,目犍连就持两个钵去城中化缘,化了满满两钵,一钵自己吃了,一钵准备带回来。同样到祗陀林时,突然飞来一群乌鸦,把钵里的饭抢得尽光。目犍连想尽办法也没能护住钵中的饭食。

目犍连心里思量着:如果再返城中化缘已经过午了,也就只好空空地回来了。小驼背罗汉又没吃到饭。

舍利子听说小驼背五天没得饭吃,就去安慰他:“不管怎样,明天我给你好好供养。”

第六天,舍利子持两个钵在城中化得满满的,一钵自己吃了,带着另一满钵往祗陀林来,结果突然来了一群非人,他们抢走了钵,一会儿就不见了。舍利子无奈,觉得再去化缘吧过午了,只好空钵回来了。

小驼背罗汉又没吃到饭。他又安慰他:“不管怎样,明天我给你好好供养。”

第七天,舍利子又持两个钵到城中化缘,化了满满的两钵,一钵自己吃了,另一钵就顺利地带到了小驼背的房前,可奇怪的是,小驼背房里全部的门窗都封死了没法进去。

这时,舍利子只能用神通进到了房里,叫小驼背罗汉洗脸受供。他洗脸后准备用斋,可手刚一伸,钵就落在地下,一直堕落到金刚大地。

舍利子立即用神通把钵从金刚大地拿回来,再让他吃,小驼背取第一口食物,刚送到嘴边就被非人抢走不见了。取第二口又被非人抢走了。

舍利子见状,就亲自持钵亲手喂他,而他的口却紧闭着,舍利子再显现各种神通想打开他的嘴,怎么都打不开。

过了一会,已经过午不能食了,他的嘴又好好地张开了。

舍利子万般无奈,最后问他:“你现在是否很痛苦,有什么感受?”

他说:“其它没什么,只是口干,最好给我一口水喝。”

舍利子就取来一钵水,结果来了很多非人,把灰撒进水里,变成了一钵灰汤。最后,小驼背罗汉知道是自己前世的业障,就喝了一口灰汤,显示种种神通后就涅槃了。当时,出现了天降冰雹、闪电打雷各种瑞相,之后,比丘们将他的遗体作成塔,并作种种供养。

比丘们来到佛陀面前,请教佛陀:“世尊,小驼背造了什么业,在七天中,众比丘都竭尽全力也没能使他得救,虽得罗汉果位,却是饿死而取入涅槃的。请世尊告知。”

佛陀告诉大家:“这是他前世的业力所现。那是很早以前了,有一位大施主,娶了一位妻子,夫妻都喜欢做广大布施。他们的孩子长大后,那位大施主就去世了,他的妻子继续作广大布施,可她的孩子很反对。

这个孩子告诉母亲:‘父亲广行布施,而我们不能这么作,你不要把家里的财产全部布施给别人。’

多次这样警告他母亲,但母亲仍作广大布施。他于是心生恶念:我已警告她多次却不听,不如把她杀了。

有一天,他真的把母亲关在一间房子里,不给吃的,不给喝的,母亲哀求他:‘你把我放了吧,以后一定听你的话,不再布施了,这样活活地饿死真太难过了

他恶狠狠地答道:‘我会把你的尸体放出来,那是等你死了以后,在你还有一口气前,不要想我会把你放出来。’

他居然忍心把自己的母亲关了七天,一口饭也没给,一口水也没给。

七天后,他的亲戚朋友们都闻风而至,呵责他,让他立即释放他的母亲,等他被迫放出母亲时,母亲已是奄奄一息。

亲戚们问她:‘现在你需要什么?’

她说:‘想喝一口水。’

儿子听了,觉得:把灰撒进水里,她喝了肯定会马上死的。

于是,他就把母亲要喝的水里撒了灰,母亲喝了一口灰汤,就去世了。

当时这个不孝顺的儿子就是现在的小驼背罗汉。

因他用这样的手段杀了母亲而于千百世中堕入地狱,不论转生何处,都是这样饿死的,现在虽然他已是不再转生轮回了,但也是喝了口灰汤涅槃的。”

佛陀又说:“各位比丘,他还有另外的一个因缘。那是在迦叶佛出世时,有一施主,家有双胞胎,长大后对迦叶佛教法生起了信心,两位都出家了,后来他们都成了说法上师,得了许多供养。

一位心地纯善的,就把自己所得的财物供养僧众,尤其对那些生活水平困难的出家人长作供养。

另一位不但不随喜,还反对说:‘你不要把我们的财产全部供养僧众。’

那位纯善的法师就劝他:‘我们这么充裕,而许多僧人那么困难,作为一个具悲心的出家人,有什么理由不作上供下施?’

这位纯善的法师讲得他没法回答,还是一直作供养。吝啬的那位法师实在无奈就劝他到别处去说法。

因此,僧众没人供养,受到很大的违缘,僧众中又派人请他们两位回来。

那位人格不好的吝啬法师听到后,生气地说:‘这些僧众原来是我们对他们作供养,现在,我们到了别处还是纠缠不休,让我们作供养,整天都是没吃没喝的,简直象饿鬼一样。’

他当时这样恶骂僧众,那位善良的法师好言相劝说:‘你这样恶口骂僧众很不应理,应好好忏悔。’

他自己也觉得不应该如此,生了很大的后悔心。在临死前他发愿:愿我对僧众恶口相骂的恶业不要成熟;愿我将来在释迦牟尼的佛教法下出家,令佛欢喜,并获证罗汉果位。

当时那位人格不好的吝啬法师,就是如今的小驼背比丘,他因恶口骂僧众的果报,使他五百世中转生饿鬼,后来,无论转生为哪一道的众生全是饿死的。

又因他临终发愿将来在释迦佛的教法下出家证罗汉果,所以,他今生在我的教法下对我生欢喜心,出家后摧毁三界烦恼,获证罗汉果位。”

木叶翩跹感言:

神通不敌业力,小驼背前世造下了吝啬不肯布施,且饿死母亲的因,这一世因缘成熟,果报一一回报自身,尽管有大神通的人想帮他,但终是没办法敌得过业力现前,即使也证得了果位,一样要遭受饥寒交迫饿死的果报。可见业力的强大是多么的不可思议。

很多人遇到问题总想求助于神通,求助于高人,这都是没能真正明白因果: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无人能代替,神通也改变不了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相对于我们生生世世无休无止的轮回来说,一世的时间不过是昙花一现,当我们要进入下一次的轮回,万般带不走,只有业力会一直随着我们的轮回流转。前世所作已成事实,只有今生努力断恶修善才能改变今后的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thzp/10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