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lx/140113/4325777.html

本平台稿酬及投稿须知请看底部

本平台为纸刊《中国北方草都文学期刊》选稿基地

秦皇岛籍作者的优秀作品可推荐至《秦皇岛晚报》

永远的昙花

文:念奴娇

其实,一个人真正的死亡,并不是丧失了生命特征,而是他在世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也死去了。五十多年前,一朵暗夜的昙花搖曳在岁月的枝头,成为了我永远的记忆……那时,我刚上初中,有一天听说我们单位里分配来了两个清华学子,因为他们是“5,16”分子,是来劳动改造的。到底那是一种什么分子我至今好像也没有弄清楚。过了不久的一天清晨,突然听说其中的一个昨夜自杀了,死法挺奇特,是用自己的小半导体收音机的天线一端缠着他自己的手腕上而触电身亡?。这种死法我们那个小地方的人当时还是闻所未闻。我的心突然就打起了皱褶。本来这位天之骄子的离去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就如同天使的翅膀断了撒下了一片羽毛,就如同秋风过后洒落大地的一片叶子。可是我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无法释怀,遗憾和伤感总是交织着?吞噬着我年轻的心。其实,我只是偶然的一次见过他们一起在搬砖头劳动,虽然衣着朴素也未修边幅,但仍然无法掩盖才子的气质和青春的帅气。我困惑着。不知道他为什么要选择死亡?我无从打听,也无法跟周围的任何人交流自己的疑问和感伤。就这样在今后漫长的日子里,我时常会想起那张青春的脸……后来,我读了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看到主人公因摆脱失恋的痛苦而设计了无数的死法,不由得想到那位天之骄子的死因,是歌德当年怎么也无法想到的。他从容谈定平静没有抗争痛苦的痕迹。年幼的我总想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选择,因为我当时只知道活着真好,只要能活着就有希望。我把他看成了一片海,可是他还没有运送过船只就已经干涸了;我把他看成了一艘远航的船,可是他还没有出港就搁浅了。他青春的画板还没有着色就已经面目全非了。再后来,我读了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似乎懂得了些什么。“……如使人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何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是的,他选择了死。然而,他的同学选择了活。后来有人说这位同学调回了北京学以至用,也有人说到南方做了商人。其实他的这位同学与我还有一点点缘份。那时我的一位同学与他的这位同学时常接触,我同学总喜欢给他看看我们学校的《夏收快报》,他总是赞赏报刊上我的文章,可惜我再没有与他谋面。如今,我很想能再次与他相遇在岁月的回忆里,与他倾谈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只是不知道我是不是有这样的资格?不知道他会不会偶尔也记起那段时光,记起那些油印的《夏收快报》。我很想告诉他们,其实,我一直记得他们两个人的名字,很清楚地记着,直到今日。而且他们青春的容颜,如今在我两鬓斑白的脑海中凝固,在我日渐昏花的眼眸里定格。尽管当年我就只望见他们那一眼,尽管当年十几岁的我是那么不谙世事。“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相对于泰山,羽毛就没有什么好选择的吗?当它洒落大地的那一刻,它如痴如醉般拉开的缓缓的弧线,它轻松安静的详和之态,不也是一种无声的诉说吗?其实生命的告白不一定都是那么山崩地裂的宣誓。正如有人愿意高歌大江东去,也有人情愿低吟小桥流水。人们都爱讴歌泰山,可芸芸众生又有几人能如泰山?其实我们都是生命的过客,到最后每一个普通人可以被别人久久的记得?那位长眠于地下的天之骄子,还有他的那位同学,竟然被一个小女孩一记就是几十年,可他们却浑然不知,这一切都只是我的一厢情愿罢了。也许在某个角落或某个时刻,也有人这样惦记着我,但我也不知道,如果真的有,那就是我前世修来的缘。朋友们,你们或许也有这样的缘,你们也在谁的脑海中久久的徘徊,徘徊在未知的岁月里……。谁都知道昙花只是一现。它没有山花之灿烂,也没有温室名贵之耀眼。但它对我来说却是永远!一瞥,永恒。

年2月

本期制作:泠盻

文章已获作者授权,转载请联系本刊

念奴娇,从事的工作有工程师,教师。喜欢的名言: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个人爱好:看书写文章,看历史故事,听音乐,打兵乓球。

本平台投稿须知

投稿前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thzp/8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