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长期对欧陆保持着优越感,一直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英国把自己视为欧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国,认为异于欧洲的独特性是其崛起和强大的原因。虽然逐渐衰弱,优越感依旧强烈,二战后,每遇挫折或危机,英国便疑欧声四起,将问题归于欧共体或欧盟。这一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撕裂了英国与欧陆的嫌隙。

英国在欧盟缴纳高昂会费,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英国每周付给欧盟的金额在1.6亿英镑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国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担的欧盟会员费大约为10英镑。更令英国人不悦的是,金融危机后,一些欧元区国家降低了贡献额,导致英国贡献比例大幅升高。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举措让英国人觉得拿着英国纳税人的钱去救那些“问题国家”。

欧盟法律限制太多,欧盟管理毛巾、面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别有、、条。欧盟法院上至英国驱逐恐怖分子、下至啤酒售价都要管辖。英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5%源自欧盟,而英国人对阻止欧盟糟糕的立法几乎无能为力。庞大的欧盟管制体系限制了英国和其他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以及英国行业发展。

欧盟东扩以来,英国净移民数量持续增长。年英国净移民人数增至.万,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人数为18.4万,创最高纪录。经济萧条下,移民被认为是挤占福利、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罪魁祸首”。主张脱欧的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就表示,英国要想控制移民人数,唯一的方法就是脱离欧盟。

欧洲正在面临难民危机,英国不想卷入。去年欧洲闯入数百万难民,10万移民申请在英国避难,其中来自叙利亚。接纳这些难民不仅会拖累经济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美联社报道称,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声明称,他将尊重民众的选择,离开欧盟,他本人将辞去英国首相职务。他希望在今年10月份保守党会议时选出新的党首来代替他。卡梅伦表示,既然英国人民已经明确选择了与他所支持的道路完全不同的道路,他也不再适合担任“掌舵人”。

英国人民可以投票英国退欧,这是民主,像中华人民共和国一样。

既不是皇室贵族,也不是商业大亨,只是一个小杂货老板的女儿......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国右翼政治家,第49任英国首相,年-年在任,她是至今为止英国唯一一位女首相,也是自19世纪初利物浦伯爵以来连任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她的政治哲学与政策主张被通称为“撒切尔主义”,在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社会与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在担任首相前后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前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这个绰号甚至已成为了她的主要标志。

中国人喜欢争论“中国式的家庭教育”,却像迷恋韩剧那样的热爱着西式教育。殊不知,中国式教育早已在英国,成功培育出了一位首相。

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受父亲的影响,对保守派的观点和立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的拉丁文。她的父亲将她一手培养为一个严谨的卫理公会教徒。她在凯斯特文—格兰瑟姆女子中学获得奖学金。校方对她的评价是学习极为努力上进,但成绩并不出彩,课外活动她喜欢打曲棍球和游泳。

年进牛津大学,学习化学专业,她对于化学的热情远没有她对政治的热情。她到这里不久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18岁的她曾说过“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6年,她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是该职位历史上的第三位女性。7年至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并没有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并把工作挣来的钱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经费,对此毫不吝啬。

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她被米勒提名为达特福德选区的议员代表。

在年和年的选举中,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出选一向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Dartford)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她在肯特郡保守党活动中的活跃参与,使她结识了丹尼士·撒切尔·戴卓尔(DenisThatcher),两人后来于年结婚。丹尼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有能力资助她投考律师公会,而她亦于年成功取得讼务律师的资格。同年,夫妇俩又诞下了一对孪生兄妹,分别取名为卡洛儿(Carol)和马克(Mark)。

她在年结婚后攻读法律,因竞选议员时通晓法律很重要。年她取得了律师资格。在作为在野党影子内阁人士时,为反驳对手,不断地积累大量数据与信息,以无法反驳的语言击败对手。在作为保守党领袖竞选期间,她马不停蹄地到全国各地进行演讲,早上7点起床,忙到次日凌晨2、点才就寝。

撒切尔夫人在9年成为保守党议会成员,年任年金和国民保险部政务次官,年任下院保守党前座发言人。在第一个议会后,她在麦克米伦的政府担任养老金的初级部长。

年,保守党大选胜出后,撒切尔夫人如愿入阁。

年2月,英国保守党大选落败,撒切尔夫人出任影子内阁环境事务大臣。

年2月,撒切尔夫人在第二轮投票中压倒了希思所寄望的接班人——威廉·怀特劳(WilliamWhitelaw),正式成为了保守党党魁,她随后任命威廉·怀特劳为副党魁。

年5月日保守党大选获胜,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在年的马岛战争的胜利和一个四分五裂的反对派帮助下,撒切尔夫人在年换届选举中赢得压倒性胜利。4年,她侥幸逃过了爱尔兰共和军设置在布莱顿的保守党大会的炸弹。

7年大选,撒切尔夫人在办公室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第三个任期。但争议性的政策,包括人头税和她反对任何与欧洲更密切地结合起来,保守党内部分裂,从而导致一个领导力的挑战。

卸任时期

由于失去民心,失去来自中产、企业和商界的核心支持,年11月,她同意辞职,继任保守党魁、首相为约翰·梅杰。

年辞任首相后不久,即被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赠地位崇高的功绩勋章。她的丈夫撒切尔,则在年获册封为从男爵,以确保儿子马克·撒切尔有头衔可以继承。而这也是自年以来,唯一册立的从男爵爵位。

年的保守党大会,撒切尔夫人史无前例地获得全场站立鼓掌致意,但她仍礼貌地婉拒上台发言。年英国大选,撒切尔夫人退出了下议院选举,离开了从事年的下议院。

年,撒切尔夫人被册封为终身贵族。

年7月,撒切尔夫人获大型烟草商菲利普·莫里斯国际公司(PhilipMorrisCompanies,即高特利集团AltriaGroup的前身)聘用,出任地缘政治学的顾问一职,年薪除了高达25万美元外,该公司更每年向她的基金注入25万美元。至于撒切尔夫人则协助该公司的烟草打入中欧、前苏联、中国和越南的市场,并对抗欧洲共同体限制香烟广告的法律。

年至年,撒切尔夫人出任美国维吉尼亚州威廉斯堡威廉与玛丽学院的名誉校长。该校在年取得皇家特许状而成立,是北美洲最古老的大学。

5年,撒切尔夫人获颁赠嘉德勋章,此荣誉一向赠予前任首相,也是英国骑士勋章中最高的一种殊荣。

8年,撒切尔夫人在极富争议的情况下,探访她的好朋友,智利前独裁者皮诺切特。当时他正在萨里被软禁,又面临被起诉刑讯逼供罪、策划刑讯逼供和策划谋杀。但撒切尔夫人仍表示两人是朋友。同年,她又向剑桥大学捐赠万英镑,为一个以她为主席的企业家研究学科成立基金。此外,她又把自己保留的档案赠予该大学的丘吉尔学院。

1年12月撒切尔与丈夫丹尼斯爵士赴马得拉群岛度假,但在庆祝50年金婚纪念日时曾出现轻度中风。

2年月,在医生的建议下,撒切尔夫人因为健康原因退出了社交圈。中风后,撒切尔夫人的记忆力大大受损。2年,她几乎从不读书看报,这对于她已经“毫无意义”,因为她几乎是看了下句忘了上句,有时候甚至是一句话没有读完就忘了开头。

年,撒切尔夫人访问纽约市市长彭博,并把彭博的办公室与丘吉尔的战时办公室作比较。后来,虽然她在4年6月出席了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国葬仪式,但为免过度劳累,她事先录制了悼文,在丧礼上播放。

年6月26日,撒切尔夫人的丈夫丹尼斯男爵去世,撒切尔夫人十分悲伤。

此后,疾病缠身的撒切尔几乎停止了在公开场合露面。从年开始,不少有机会接触她的人纷纷宣称:如今撒切尔已经全无昔日叱咤风云“铁娘子”的风采。与撒切尔夫人有0年交情的老朋友琳达·麦克道佳尔在《星期日泰晤士报》上写到,她被撒切尔夫人的变化“震惊”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羡慕她的那股自信,但是现在,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惧和不安。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感到恐惧,因为她想要阻止这些变化却又无能为力。”

5年10月1日,撒切尔夫人80大寿时,她在伦敦海德公园附近的文华东方酒店大摆宴席为自己力挽颓势,靠铁风为自己挽回了面子。但这样的辉煌毕竟是昙花一现。宴席上,很多政要和各界名人在内的多人前来场,英国女王、王子,时任首相布莱尔及其夫人都位列其中。当然,最让她高兴的是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到来,因为伊丽莎白二世继位后只参加过6年前首相爱德华·希思举行的80岁寿宴。

5年12月7日,撒切尔夫人因感到晕眩而被送到伦医院(ChelseaandWestminsterHospital),一晚后出院。但不久之后,她在一所理发店内再次感到医院。

6年9月,撒切尔夫人到华盛顿出席“9·11”恐怖袭击五周年的悼念活动。她以美国副总统迪克·切尼宾客的身份出席仪式,期间并与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会面。这是自她在6年4月,出席前美国国防部长卡斯珀·威拉德·温伯格的丧礼以来,首次前往美国。

7年2月21日,一尊撒切尔夫人的铜像在下议院大堂举行了揭幕仪式,铜像高2.24米,由雕塑家安东尼·杜福特所雕成。这是第一次有前首相在生前得到这种荣誉。同时,这位“铁娘子”在仪式中作了简短的发言,这是她在2年中风以来,首次在公众场合发言。

年4月8日早晨,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撒切尔夫人离世时“很平静”。

英国前首相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的葬礼17日在伦敦举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丈夫爱丁堡公爵,以及来自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名要、代表及各界人士等出席。当天,伦敦一些政府机构大楼降半旗为撒切尔夫人默哀,英国标志性建筑“大本钟”则以“静音”形式表示哀悼。

灵柩上摆放的卡片上写着:亲爱的妈妈,你永远在我们心中。

英国女王破例参加

名宾客受邀参加葬礼,包括英国女王夫妇以及现任首相戴维·卡梅伦、所有健在的英国前首相——梅杰、布莱尔、布朗。英国女王一般不参加前首相葬礼,只有一次例外,那是丘吉尔逝世后,女王参加了他的葬礼。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也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葬礼。

“礼仪葬礼”仅与“国葬”存在细微差别,后者仅限为英国君主和特别显要的人物举办。享受过“国葬”的非王室成员有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他的葬礼于年同样也在圣保罗大教堂举行。

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母亲和戴安娜王妃一样,撒切尔夫人的葬礼享受军事荣誉规格。海陆空三军超过名的英军官兵沿路排列在道路两侧,同时其他参与运送棺木的人大多都与当年撒切尔在任时候的福克兰群岛战役有关。皇家海军陆战队军乐团负责礼乐,伦敦台鸣炮致敬,大本钟当天停止鸣响以示敬意。

葬礼当天的着装要求是:全日典礼不能佩剑;男士要求着黑色或深色西装、黑色领带;女士可以穿礼服和戴帽;参加葬礼者可以戴奖牌和装饰品。

美国无现任政府官员出席

英国政府证实,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夫人米歇尔、副总统拜登都拒绝了出席葬礼的邀请,只派出了一个没有任何现政府官员在内的代表团前往伦敦。这个非常低调的代表团由乔治·舒尔茨和詹姆斯·贝克率领,这两人曾在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期间担任过美国国务卿。

全部4名在世的美国前总统——特、布什父子和比尔·克林顿,也都没有出席葬礼。此外,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前副总统迪克·切尼亲赴葬礼现场。

当被问到是否因为奥巴马的缺席而感觉受到冷落时,英国政府发言人称“完全没有”。这位发言人说:“美国代表团中包括了两名前国务卿,他们都曾与撒切尔夫人有着密切交往。美国派出的高级别代表充分体现了撒切尔夫人在全球的地位。”不过,撒切尔夫人的众多朋友和支持者都对此表示“失望和惊讶”。

英国政府就撒切尔夫人葬礼发出超过份邀请函,邀请了大约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代表以及一些国际机构的人士。英国政府表示,有多国首脑出席撒切尔夫人葬礼,其中最重要的包括加拿大总理哈珀、意大利总理蒙蒂和波兰总理图斯克等。但是缺席葬礼的人物显然更加受人   在年5月,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女首相搬进举世瞩目的唐宁街10号时说:“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功于我父亲罗伯茨先生对我的教育培养。”   年10月1日,玛格丽特·撒切尔出生时,父亲罗伯茨还仅仅是英国格兰文森小城的一家杂货店主。玛格丽特5岁时,罗伯茨教导女儿:凡事要有自己的主见,用自己的大脑来判断事物的是非,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在日常生活中,罗伯茨以“严谨、准确、注重细节,是非分明”作为培养玛格丽特独立人格的标准。   从玛格丽特7岁去图书馆开始,父亲只允许她看三类书:人物传记、历史和政治书籍。他有意引导女儿日后从政。每个星期天父亲都会带女儿到芳金大街的教堂去,让她听牧师滔滔不绝的布道。在家里,罗伯茨有意与女儿就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以造就她机智沉着、语言辉煌、充满感染力和穿透力的雄辩艺术。11岁时,撒切尔夫人进入凯斯蒂女子学校。在凯斯蒂辩论俱乐部的辩论会上,她以思想敏捷、观点独到、讲话准确、气势磅礴而使同学们甘拜下风。

撒切尔夫人:被指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铁娘子”在家庭方面有不少遗憾。女儿不能常伴身旁,而儿子更是从小到大麻烦不不断。有人说,撒切尔夫人的老年痴呆症越来越严重,就和她宠爱了一辈子的儿子脱不了关系。

  卡罗尔不算不孝,但她是个记者,要东奔西跑,又经常与男友住在瑞士,并不会经常陪伴在母亲身边。

  其实卡罗尔和父亲丹尼斯比较亲近。后者于年逝世,享年88岁。她曾为父亲写过传记,里面充满浓浓的父女之爱。但8年她写另一本书时,却连撒切尔夫人的朋友都忍不住光火。

这本书名为《在金鱼缸里游泳》,里面记录了证明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的一些“案例”。卡罗尔在书中写道:“有时候,她需要费力地组织语言,而且连早饭吃了什么也想不起来。”而在一次午餐会上,她还透露,母亲混淆了马岛之战和波斯尼亚冲突。

书中还披露撒切尔连丈夫去世也不记得了。据卡罗尔称,每次被人提醒丈夫已经不在了,撒切尔夫人看起来都很困惑,并问当他去世时,家人是否都在他身旁。好友称,丹尼斯的去世对撒切尔夫人打击很大,也让她的病情恶化。

  

不孝之子

  比起女儿,撒切尔夫人显然更溺爱儿子,但马克却一直给她惹麻烦。“慈母多败儿”,在教育儿子方面,撒切尔夫人经常被指是个失败的母亲。

  马克从小就读的就都是最有名的贵族学校,但他成绩奇差无比,高中毕业时门门成绩只有O级,原则上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愿意接受他,但由于母亲身份特殊,不少名牌大学争着招揽马克。但马克在学校称王称霸,包括老师在内,无人敢惹。几乎隔几天,在外忙完国事的撒切尔夫人就要回家替儿子收拾烂摊子。

  荒废学业的马克在从商后也没消停过。一开始,他在一些公司就职,但没有在一家公司待满过一年。自己开公司后,马克利用其母亲职务之便“牟利”的事例并不少见,被称为“商界扒手”。

英国媒体称,在其母亲当政期间,马克在英国对沙特和伊拉克的军售中可能扮演着某种“角色”。《星期日泰晤士报》当时报道说,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对沙特亿美元的军售中,马克得到了万美元佣金。

  

年,29岁的马克参加“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时迷路了4天。当时撒切尔夫人正忙着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猛然得知儿子丢了,她在长达11年的执政生涯里第一次在公众面前落泪。好在救援人员日夜搜索,终于发现了马克的下落。撒切尔夫人百忙中去机场迎接儿子,而且放下架子,恳请所有新闻媒体不要过多地询问自己的儿子。

  后来马克和美国富家女戴安结为夫妇。借助母亲的地位和妻子的财富,马克在非洲、中东以及亚洲参加一系列冒险活动挣钱。4年,马克在位于南非坎普镇的家中被捕,罪名是资助赤道几内亚政变。在获悉儿子出事后,撒切尔夫人拖着病体奔赴南非。此案最终以“5年徒刑缓期执行”和27.5万英镑罚金结束。最后,还是撒切尔夫人自掏腰包为儿子缴纳了罚金。

第二年,妻子便与马克离婚,并改嫁给一个出版大亨。戴安对马克的评价是:“离开母亲就一无是处”。而宣布离婚不到两个月,马克就宣布要娶一位有夫之妇。8年他在直布罗陀秘密再婚,家人只能通过媒体报道来得知。

无论,撒切尔夫人,是对与错,她是英国人民,当时的选择。她所做的一切,是对与不对,至少成就了今天的英国。

一个杂货店出生的小女孩,一个只能靠奖学金读完大学的女生,居然当上了国家首相,而且是第一位女性首相。值得我们学习的,数也数不完.......

衣惜愿

若合君意,请您支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jsth/4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