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风险大,大起大落害人无数

养猪界的大起大落已经变得越来越频繁,大浪淘沙之下留下的则是一地烂泥,没有人能够幸免于难。急剧不稳定的生猪市场给了无数投机者机会,同样也是千万养殖户的埋葬场,见利而入,失利而去,比之股市更为凶险。然而生猪养殖更是关顾国计民生的大事,市场的维护是必要的。

生猪价格从19年开始进入了狂欢季,这是由无数养殖户感染了非洲猪瘟所带来的“损耗”红利,吃下最多利益的则是各大资本而非众多养殖户,这一点无可争辩。而后在年3月以后,生猪市场开始衰败,猪价一路向下,养殖户从盈利期进入亏损期,又一轮淘汰游戏上演。而如今的生猪市场咋样了?

猪价攀顶后大跳水

好消息是养殖户从6月份开始进入盈利期,目前由于饲料成本上涨,养殖成本大大增加,生猪养殖成本一斤超过8元钱,而6月中旬生猪价格超过8元,在下旬到7月份迅速攀升,在7月6日达到顶端,外三元生猪每斤接近12元,这是一年半以来最高的数据。

就在无数养殖户想要扩大养殖利润,感觉到“春天”来了的时候生猪价格开始“崩盘”,价格开始跳水。在7月7日当天,生猪价格大幅下降,每斤0.3~0.6元往下掉,7月8日价格并没有因此止住,继续下跌,多地降幅一元左右,全国生猪均价回落至11元以下。

良好的价格稳定机制是维护市场健康发展最主要的指数,但是在生猪市场上的大起大落已经具有普遍性,成了投机者的乐园,真正养猪人的伤心地。猪贱伤农,猪贵伤民,为何会导致生猪价格这一轮的极速涨落?

谁是猪价的幕后操纵黑手?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这一点在生猪上也是如此,谁是猪价的幕后黑手?从市场反馈来看,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第一、官方出手调控

根据官方分析来看,目前生猪依然是供大于求的状态,母猪存栏量也是高于万头,因而不具备大涨的基础。但是奇怪的是近期生猪价格却出现“淡季不淡”,价格快速上涨。所以发改委认定是有资本投机现象出现。

为了稳定市场,为了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发改委在7月4日到5日密集出台生猪调控政策,在放出了要进行向市场投储消息的同时,约谈数个猪企,要求大型养殖企业带头保持正常出栏节奏、顺势出栏适重育肥生猪,不盲目压栏,提醒企业不得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不得串通涨价。并且,明确表示将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此背景下,生猪价格快速调头也就变得理所当然。

第二、养殖户高位出栏

这批养殖户被压抑得太久了,不是养不好,要知道今年几乎没有发生非洲猪瘟和其他疾病影响。总以为会涨价,会赚钱,但是近两年的时间养殖户都在赔本中挣扎。而随着玉米、大豆、小麦等等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养猪户再次承压成本高涨压力。

而现在生猪价格进入盈利期,虽然有很多养猪户懵圈了,但是在高成本、贷款利息的压力之下,高位出栏、落袋为安,在供应释放之后,屠宰收购压力减小,调整生猪价格扩大盈利也就变得正常。

这也是为什么生猪价格这两天大幅跳水,猪肉价格却还在上涨的原因,根据7月7日数据,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9.09元/公斤,比6日上升2.0%,而这个涨价还要维持至少一周的时间,这也是屠宰企业惯用的价格传导,猪价降他不降,猪价涨他拼命涨,因而屠宰企业经常被指“猪扒皮”,扒了养猪户的皮后再扒消费者的皮。

第三、交通受阻减轻

前些天全国都处在暴雨大雨之中,导致收购生猪困难,而这两天很多地方雨过天晴,交通运输变得顺畅,导致生猪出运容易得多,造成市场供应大幅增加,收购商开始压价。

而无论是谁在操控生猪市场,致使猪价大起大落,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弊大于利。虽然价格大幅上涨能让养殖户受益,但是只是昙花一现。稳定的长期收益更能让养殖户活得长久,这样消费者也会受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1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