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秀生出道即巅峰,后劲儿不足怎么破
编者按:和夏天一样热的,是偶像选秀。如果从年首届《超级女声》开播算起,中国的偶像选秀已走过十七年路程。从早些年的短信投票到现如今的直播打榜,“粉丝”的热情从未衰减,在偶像“诞生”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大众偶像到“圈层”偶像,偶像的定义不断演变,对“粉丝”的影响也越发深远。这么多年,偶像选秀为什么还这么“火”?走到今天,偶像选秀又面临哪些机遇和困境?究竟,我们又需要什么样的选秀偶像?近日,人民网文娱部推出“三问偶像选秀”系列特稿,回顾我们走过的“造星”路,并思考当下的“造星热”该何去何从。年,伴随着《偶像练习生》《创作》两档节目“爆红”,偶像团体养成类选秀节目出现“井喷”,仅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大视频平台,同类型节目就有八档。节目超高人气背后,诸如选秀生“实力悬殊”“后劲不足”等质疑随之而来。远的来说,谁还记得“超女”的四、五、六名?近的来看,前两年红透“半边天”的“练习生”和“火箭少女”有几个还活跃在公众的视野?不少掐尖儿的选手“昙花一现”,前三名之外的选手可能从来就没让人记住过,选秀生“出道即巅峰”成了业内和“粉丝”圈的共识。好不容易选出来的“偶像”,还没过两年就“凉了”,发展后劲儿不足的问题究竟该怎么破?“要想红下去,五成看业务”江映蓉今年“闯入”大众视线是因为在一档节目中“被骂哭”:有评委直言,作为年的《快乐女声》总冠军,江映蓉出道11年一直“不温不火”,没有满足大家当初的期待。年9月4日,“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来源:视觉中国“选秀艺人想要一直红下去,业务能力至少决定了五成。”某天娱练习生坦言,“自己的作品比较小众,没有让大家广泛接受的作品,再加上新人辈出,作品‘出圈’并不容易,人气在下降。”选手在节目中收获了很多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13092.html
- 上一篇文章: 林生斌教会我们再深的爱情也只是昙花一现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