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美留学生日报

近期,一张美国纽约高中的中文期末试卷在网络上迅速流传开来,并刷爆了微博和朋友圈。

网友们做完后都表示:

“妈呀!这也太难了!”

“学了这么多年语文,连一个美国高中生的试卷竟然都做不了!”

“我可能都及不了格....”

“现在发现,我可能是一个假中国人...”

这张传说中很变态的试卷长这样:

试卷内共分为近义词、反义词、造句和作文四大题。

看起来很简单嘛,这不是咱们小学生的题型么?

别急,咱们从第一大题“近义词”开始做起。

“僦居”...额.....

是读cù居吗...?我会!好像是踢足球的意思哦。

再仔细琢磨,不对不对...那个好像是“蹴鞠”....

尴尬,连怎么发音都不知道,更别提什么意思了...

于是在网上查了一下这个词...

原来是这个意思...涨姿势耶...

那么它的近义词又是什么呢?嗯...大脑依旧一片空白...

再来看看下一题,“隐逸”的近义词?还是一片空白...

下一题...

“啖“的近义词...?先告诉这个词怎么念....

“龁”.....

逡”.....

都查完之后...中文水平感觉提高了一大截...成就感十足...

但等一会儿...这不就是美国高中生的题么...

第二道大题是考反义词,认真看完一遍,感觉更加的绝望....

“出淤泥而不染”的反义词是什么??......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吗......?

“羁绊”的反义词...?“甚蕃”的反义词...?“一曝十寒”的反义词...?“昙花一现”的反义词...?

感觉这么多年中国人都白当了....

随便从其中查了一个“甚蕃”。

原来这个词出自于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今天真是太涨姿势了...

不得不感慨,国外的中学生连这种偏僻的词都需要知道吗...

第三题造句题。这些词看起来简单,但真的不一定所有人都能做对。

比如“逡巡”和“中通外直”,你来造一个试试...

过了高三时期的文化巅峰期,基本上这些词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

下面附上这两个词的意思,帮不知道的童鞋恶补一下语文知识...

最后一道大题是可怕的作文题...

“莲花的启示”...

“永远的昭君”...

“读”大鼠“(蒲松龄)有感”...

写成字的议论文...

说实话,连“大鼠”是蒲松龄写的都不知道,更别提写字的议论文了...

看完这张试卷,有种中文水平被外国人深深鄙视的感觉...

有很多网友表示自己才得了30多分,正式迈入“半文盲”的行列...

最后有热心网友po出了答案,看看你做对几道题呢?

如今在外国学中文真的逆天,题目一个赛一个的难。

国外有个汉语水平考试(HSK),要来中国留学的外国人都要考,申请中国大学本科需通过四级,研究生则要求五级以上,六级为最高水平。

这就是名副其实的“中文四六级”。

为这个考试而备考过的外国人都表示非常的难...

为了对比更直观,用几个文字来举例:

经历过中国各类英语考试的各位同学,可能都领教过出题人奇妙的脑回路了,在考外国人的时候,我们成功报了一箭之仇...

比如下面的语病题:

图源:HSK汉语考试题库

阅读理解题:

图源:HSK汉语考试题库

图源:HSK汉语考试题库

图源:HSK汉语考试题库

填空题:

图源:HSK汉语考试题库

前一阵还有一套考歪果仁的中文考试听力题在网上爆红。

第一题:

“小明,今晚上有思修课,你去不去?”

“我去,我不去。”

问:小明去不去思修课?

第二题:

“小明,你要他那个礼物呢还是我这个礼物呢?”

“那个...这个吧”

问:小明要哪个礼物?

第三题:

女孩给男朋友打电话,

“老地方见。你要是先到了,你就等着吧。我要是先到了,你就等着吧!

问:女朋友什么意思?

理解句意题:

第一题:

“下雨了,我骑自行车差点摔了,幸好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第二题:

来到杨过曾经生活的地方,小龙女动情地说:“我也想过过过儿过过的生活。”第三题:

校长说:“校服上除了校徽别别别的,让你们别别别的别别别的你非得别别的!”

有的网友表示自己的外国小伙伴经过中文学习后,中文水平都蹭蹭蹭的提高,对中国文字的学习能力更是惊人。

这是一个小伙伴的外国朋友发的朋友圈:

图源:chinagate

图源:chinagate

外国小伙伴做的诗:

图源:chinagate

外国小伙伴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ncth/7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