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还是景气重现,化工品还能涨多久
从节前开始的化工品涨价潮一直延续到了节后,月9日到月0日,DBP、辛醇、正丁醇、DOP、醋酸丁酯、DOTP、BDO、异丁醇、丙烯酸丁酯、苯酐等原料涨幅均超过0%。 这一轮涨价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涨价潮究竟还能延续多久?油价上涨、国外疫情叠加作用多家研究机构认为,原油价格上涨成为支撑化工品价格上涨的主因,两者呈现正相关趋势。“总体来看是多重因素导致的此轮化学品价格上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市场与信息部主任祝昉向记者进一步分析指出,此轮化学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包含油价元素在内,共有三重:第一重因素就是油价上涨带动下游产品上涨。第二重因素是市场供求。第三重因素则是近几年大宗产品营业利润率在下滑,不少投资者退出,当下游需求上升,原料价格也即被拉涨。一位中化集团的专家表示,这一轮化工涨价虽与油价有关,但是更多还与疫情有关。美国寒流短期促涨月13日起的美国寒潮,致使美国一些炼厂关停,促使欧美化工价格上涨。其中聚烯烃是受到影响较大的产品之一。新景气周期言之尚早化工品一片涨势,是否说明新的行业景气周期即将到来,这一观点并未得到业内人士认同。中石化的一位专家表示,从节前开始化工品涨价,是综合因素影响所致,比如油价上涨、国内政策宽松,需求复苏,内循环向良性发展、以及季节等因素都起到了促涨作用。专家认为,上一轮石化行业景气周期是~年,按照正常的周期一般是3~4年重回景气周期,因此,现在说石化行业进入新的一轮景气周期言之尚早。化工品涨价的短期行为能够继续还要综合国内、国外需求复苏情况而定。祝昉认为,尽管价格有所好转,但国内大宗产品仍然处于过剩状态。“连续出现两次工业品PPI低于消费品CPI,第一个周期有54个月的负增长,第二个周期(到去年1月)是6个月的正增长,但PPI低于CPI的情况仍然没能扭转过来,也就是说原料向终端传递依然存在着困难。”祝昉判断,化学品价格短期内应该走好,但长期绝对是过剩的。从景气周期的说法来看,祝昉表示,在多年去产能、调结构的高质量发展举措下,行业不再像过去那么明显地出现景气周期,但价格轮动是会有的。这一轮涨价潮不能看作是一种长期行为,但化工的确在逐渐走好,00年尽管各行各业都很困难,但是化工营业利润率却高于年。此外,CPI已现下行走势,工业品有向好迹象。对于未来,祝昉认为要解决的是过剩的问题。中央提出的“双循环”很有深意,在拉动化学品内需方面未来有增长点,通过这种方法解决过剩问题。免责声明:本文图文资讯转载自网络,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小编:(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tanhuaa.com/pzth/10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无上妙味丨法华经视频法师功德品
- 下一篇文章: 普济寺法华七首日